昏镜无好面,恶土无善禾。
镜不但自昏,损人颜色多。
地恶根不长,禾死其奈何。
必欲识已真,抆镜除埃尘。
必欲得善禾,易地勤耕耘。
安得浪与儿,诵口而思身。
昏镜无好面,恶土无善禾。
镜不但自昏,损人颜色多。
地恶根不长,禾死其奈何。
必欲识已真,抆镜除埃尘。
必欲得善禾,易地勤耕耘。
安得浪与儿,诵口而思身。
这首诗通过对昏镜和恶土的比喻,强调了选择良好环境和正确态度对于个人成长与自我认识的重要性。诗人巧妙地将昏暗的镜子比作不利于个人的外部条件,而恶劣的土地比作不适宜生长的事物环境。镜子不仅使自身模糊,而且还损害了他人的面容;同样,恶土不仅影响到植株的根部,也导致禾苗的死亡。
诗人通过“必欲识已真,抆镜除埃尘”强调了自我认识的必要性,要清除蒙蔽心灵的尘埃,以便看清楚自己的真实面貌。同时,“必欲得善禾,易地勤耕耘”则表达了对于改善外部环境的渴望和行动上的努力。
最后一句“安得浪与儿,诵口而思身”表达了一种对未来和内心世界的关切与思考。诗人似乎在提醒读者,在追求自我提升的道路上,要警惕不良交游的影响,并且要反躬自省,关注自己的内心世界。
总体来说,这首诗展示了诗人的深刻洞察力和对个人修养、环境选择的重视。通过镜子与土地的隐喻,诗人传达了一种积极向上的生活态度,以及对于自我认识和成长环境的深切关怀。
浮荣过眼风脱叶,鸳行无复清梦接。
柴门昼闭雀可罗,寒日晖晖弄疏樾。
已种芳兰滋九畹,更遣胎仙舞三叠。
李侯壮志亦可人,举目万里欲横绝。
醉眼时看石棱紫,吟鬓半作霜棘折。
方今圣主躬俭勤,奏赋不须誇羽猎。
中兴盛事要磨崖,老于文字谁踰结。
愿君勉力上扶摇,渺渺云海出飞楫。
莫随铩翮卧穷巷,漫学啼螀吊寒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