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间破屋无人到,一盏寒灯伴客眠。
明发挂帆云外去,不堪重问再来缘。
三间破屋无人到,一盏寒灯伴客眠。
明发挂帆云外去,不堪重问再来缘。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孤寂而深沉的画面,通过简练的语言,展现了诗人与友人分别时的感慨和对未来的忧虑。
首句“三间破屋无人到”,以“三间破屋”为背景,暗示了环境的荒凉与孤独,同时也预示着主人的落魄与寂寞。“无人到”则进一步强调了这种孤独感,仿佛连外界的喧嚣都与这间破屋无关,只有它独自承受着岁月的侵蚀。
次句“一盏寒灯伴客眠”,将画面聚焦于室内,一盏寒灯在夜晚中显得格外冷清,它不仅照亮了黑暗,也陪伴着客人入眠。这里的“寒灯”不仅指温度上的寒冷,更象征着内心的孤寂与凄凉,它成为了孤独旅人唯一的伴侣。
第三句“明发挂帆云外去”,描绘了离别的场景。随着晨光的来临,诗人收拾行囊,挂起船帆,准备启程远行。这里的“云外”既指实际的空间距离,也象征着心灵的遥远与隔阂,预示着与友人的离别后,两人可能再难相见。
最后一句“不堪重问再来缘”,表达了诗人对再次相聚可能性的悲观态度。这句话蕴含着深深的无奈与哀愁,似乎在说,这次分别之后,再想寻觅相遇的机会已变得难以承受,充满了对未来的不确定性和对友情的珍惜。
整首诗通过细腻的笔触,展现了离别之痛与对友情的深刻怀念,语言简洁却情感丰富,让人在字里行间感受到诗人内心的波澜与对未来的忧虑。
不过林园久,多因宠遇偏。
故山长寂寂,春草过年年。
花待朝衣间,云迎驿骑连。
松萝深旧閤,樵木散闲田。
拜阙贪摇佩,看琴懒更弦。
君恩催早入,已梦傅岩边。
吴王厌得国,所玩终不足。
一上姑苏台,犹自嫌局促。
艅艎六宫闹,艨冲后军肃。
一阵水麝风,空中荡平渌。
鸟困避锦帆,龙跧防铁轴。
流苏惹烟浪,羽葆飘岩谷。
灵境太蹂践,因兹塞林屋。
空阔嫌太湖,崎岖开练渎。
三寻齾石齿,数里穿山腹。
底静似金膏,砾碎如丹粟。
波殿郑妲醉,蟾阁西施宿。
几转含烟舟,一唱来云曲。
不知阑楯上,夜有越人镞。
君王掩面死,嫔御不敢哭。
艳魄逐波涛,荒宫养麋鹿。
国破沟亦浅,代变草空绿。
白鸟都不知,朝眠还暮浴。
笠泽多异竹,移之植后楹。
一架三百本,绿沈森冥冥。
圆紧珊瑚节,钐利翡翠翎。
俨若青帝仗,矗如紫姑屏。
槭槭微风度,漠漠轻霭生。
如神语钧天,似乐奏洞庭。
一玩九藏冷,再闻百骸醒。有根可以执,有?可以馨。
愿禀君子操,不敢先凋零。
何处画功业,何处题诗篇?
麒麟高阁上,女几小山前。
尔后多少时,四朝二十年。
贼骨化为土,贼垒犁为田。
一从贼垒平,陈蔡民晏然。
骡军成牛户,鬼火变人烟。
生子已嫁娶,种桑亦丝绵。
皆云公之德,欲报无由缘。
公今在何处,守都镇三川。
旧宅留永乐,新居开集贤。
公今在何官,被衮珥貂蝉。
战袍破犹在,髀肉生欲圆。
襟怀转萧洒,气力弥精坚。
登山不拄杖,上马能掉鞭。
利泽浸入池,福降升自天。
昔号天下将,今称地上仙。
勿追赤松游,勿拍洪崖肩。
商山有遗老,可以奉周旋。
晨兴照青镜,形影两寂莫。
少年辞我去,白发随梳落。
万化成于渐,渐衰看不觉。
但恐镜中颜,今朝老于昨。
人年少满百,不得长欢乐。
谁会天地心,千龄与龟鹤。
吾闻善医者,今古称扁鹊。
万病皆可治,唯无治老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