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处画功业,何处题诗篇?
麒麟高阁上,女几小山前。
尔后多少时,四朝二十年。
贼骨化为土,贼垒犁为田。
一从贼垒平,陈蔡民晏然。
骡军成牛户,鬼火变人烟。
生子已嫁娶,种桑亦丝绵。
皆云公之德,欲报无由缘。
公今在何处,守都镇三川。
旧宅留永乐,新居开集贤。
公今在何官,被衮珥貂蝉。
战袍破犹在,髀肉生欲圆。
襟怀转萧洒,气力弥精坚。
登山不拄杖,上马能掉鞭。
利泽浸入池,福降升自天。
昔号天下将,今称地上仙。
勿追赤松游,勿拍洪崖肩。
商山有遗老,可以奉周旋。
何处画功业,何处题诗篇?
麒麟高阁上,女几小山前。
尔后多少时,四朝二十年。
贼骨化为土,贼垒犁为田。
一从贼垒平,陈蔡民晏然。
骡军成牛户,鬼火变人烟。
生子已嫁娶,种桑亦丝绵。
皆云公之德,欲报无由缘。
公今在何处,守都镇三川。
旧宅留永乐,新居开集贤。
公今在何官,被衮珥貂蝉。
战袍破犹在,髀肉生欲圆。
襟怀转萧洒,气力弥精坚。
登山不拄杖,上马能掉鞭。
利泽浸入池,福降升自天。
昔号天下将,今称地上仙。
勿追赤松游,勿拍洪崖肩。
商山有遗老,可以奉周旋。
[
]
这首诗是唐代著名诗人白居易的作品,通过对一块刻有诗文的石头和周围环境的描绘,表达了诗人对裴晋公功业和文学才能的赞美,以及对他德政的怀念。全诗语言流畅,情感真挚,充满了对逝去岁月的回忆和对英雄人物的崇敬。
诗中“何处画功业,何处题诗篇”一句,直接点出了裴晋公不仅武功赫赫,而且文采飞扬。接着,“麒麟高阁上,女几小山前”生动地描绘了刻石的位置,既突显了裴晋公的地位,也映衬出诗人对自然之美的感受。
“尔后多少时,四朝二十年。贼骨化为土,贼垒犁为田。”则是诗人在回顾历史,表达了时间流逝和战争残留的哀伤,从而转折出裴晋公功业的不朽。
“一从贼垒平,陈蔡民晏然。骡军成牛户,鬼火变人烟。”此处通过对战乱之后人们生活安宁、自然景观变化的描绘,展现了裴晋公德政之深远。
“生子已嫁娶,种桑亦丝绵。”则是诗人继续表达对裴晋公功绩的赞美,通过后代子孙和桑树的繁荣来象征其影响之广泛。
“皆云公之德,欲报无由缘。公今在何处,守都镇三川。”此二句中,“皆云”一词透露出人们普遍的感激之情,而“公今在何处”则是诗人对裴晋公现状的关切。
最后几句“旧宅留永乐,新居开集贤。公今在何官, 被衮珥貂蝉。”通过对裴晋公旧宅与新居、官职与服饰的描述,再次肯定了其德行和地位。
整首诗不仅是对裴晋公个人功绩的颂扬,更是一种时代精神的传承,展现了作者对于英雄人物及其所代表价值观念的深刻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