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双亭下琼花树,玉骨云腴。倾国称姝。
除却扬州是无处。天教红药来参乘,桃李先驱。
总作花奴。翠拥红遮到玉都。
无双亭下琼花树,玉骨云腴。倾国称姝。
除却扬州是无处。天教红药来参乘,桃李先驱。
总作花奴。翠拥红遮到玉都。
这首词作家运用了丰富的想象力,描绘了一幅生动的画面。首先,“无双亭下琼花树,玉骨云腴。”这里“无双”二字表明这个亭子在诗人心中是独一无二的,而“琼花树”则是一种仙境中的花木,美丽而不凡。“玉骨云腴”形容女子肌肤之白,如同玉一般,且带有柔和、光泽的特质。
接着,“倾国称姝。”这里用了“倾国”一词来形容女子之美,足以倾倒一个国家,这种夸张的手法常见于古代诗词中,用以表达对女性美貌的极致赞美。"姝"字则是古人形容女性美丽的词汇。
“除却扬州是无处。”这句话透露出一种无奈和悲凉,似乎在说除了扬州,这样的美景别处难寻。扬州在历史上以其风光旖旎而闻名,因此这里可能隐喻着诗人对某个地方或情感的留恋。
“天教红药来参乘,桃李先驱。”"天教"二字给人一种天命所授的感觉,而"红药"则可能指的是牡丹,这里与"参乘"一词结合,形容其高贵而不凡。"桃李先驱"则是说桃花和李花像先锋一样引领着春天的到来。
“总作花奴。”这里用了自谑的口吻,诗人将自己比喻为"花奴",表达了对美好事物的无限热爱和臣服之情。
最后,“翠拥红遮到玉都。”这句话描绘了一种层层叠叠、宛如仙境的景象。"翠拥"指的是绿色的树木或藤蔓等植物围绕着,"红遮"则是指花朵的颜色,而"玉都"则是一处高贵而美丽的地方。
整首词通过对自然景物和女性美貌的描写,展现了诗人丰富的情感世界和深厚的文化底蕴。
田夫踏车如踏弩,田妇踏车心更苦。
老天不雨将奈何,稻陇看看作焦土。
我行见此三叹息,欲助农忙恨无力。
假令一旱似往年,岂独忧贫复忧贼。
我虽七尺金紫身,圣恩许作归耕人。
诗书不了糊口计,与尔将来同苦辛。
击鼓扬旗祷神福,且莫先忧食无粥。
贤侯恤民天所怜,好雨时来岁还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