哀哀五十慕,头白反哺乌。
素衣见京华,匍匐已需扶。
局佣黾长昼,夜梦还儿初。
昔昔起浩叹,泪墨追为图。
老屋三两间,花树围扶疏。
微闻太息声,入视惊颜癯。
温温诫慰罢,命取架间书。
屏息待趋承,喔喔啼阶除。
入怀白日光,天地忽已孤。
又梦陟高峰,环海如蓬壶。
飘飘吹袂过,慈杖遥相呼。
魂悸俄魄动,恍然堕床铺。
性感非一境,见者犹欷歔。
地下今相遇,诉泪当何如。
哀哀五十慕,头白反哺乌。
素衣见京华,匍匐已需扶。
局佣黾长昼,夜梦还儿初。
昔昔起浩叹,泪墨追为图。
老屋三两间,花树围扶疏。
微闻太息声,入视惊颜癯。
温温诫慰罢,命取架间书。
屏息待趋承,喔喔啼阶除。
入怀白日光,天地忽已孤。
又梦陟高峰,环海如蓬壶。
飘飘吹袂过,慈杖遥相呼。
魂悸俄魄动,恍然堕床铺。
性感非一境,见者犹欷歔。
地下今相遇,诉泪当何如。
这首诗《哭刘松庵(其四)》是清代末年至近现代初的诗人陈曾寿所作,情感深沉,表达了对逝去友人的深切怀念与哀悼之情。
诗中以“哀哀五十慕,头白反哺乌”开篇,借用了“乌鸦反哺”的典故,形象地描绘了主人公对逝者的深深怀念和哀痛之情。接着,“素衣见京华,匍匐已需扶”,通过服饰和行动的变化,展现了主人公从繁华到衰败的人生轨迹,以及对逝者的关怀与依赖。
“局佣黾长昼,夜梦还儿初”两句,描述了主人公在忙碌的工作中度过白天,在夜晚却梦回童年,体现了对逝者的思念与回忆。接下来,“昔昔起浩叹,泪墨追为图”,通过反复的叹息和泪水,表达了对逝者的无尽哀思和怀念。
“老屋三两间,花树围扶疏”描绘了逝者生前居住的简陋小屋,周围环绕着繁茂的树木,营造出一种宁静而略带哀愁的氛围。随后,“微闻太息声,入视惊颜癯”,通过细微的声音和外貌的变化,进一步强化了对逝者的怀念之情。
“温温诫慰罢,命取架间书”表现了主人公在逝者遗物中寻找安慰,通过阅读书籍来寄托哀思。紧接着,“屏息待趋承,喔喔啼阶除”,通过生动的细节描写,展现了主人公在静默中等待,仿佛听到逝者呼唤的情景。
“入怀白日光,天地忽已孤”表达了主人公在心中感受到的孤独与空虚,仿佛整个世界都因逝者的离去而变得寂静。最后,“又梦陟高峰,环海如蓬壶”,通过梦境中的景象,展现了主人公对逝者深深的思念与向往。
整首诗情感丰富,语言细腻,通过一系列生动的场景和细节描写,深刻地表达了对逝者的哀悼与怀念之情,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和感染力。
暮秋访幽隐,谢屐凌崩空。
行到山顶间,还与平地同。
举手抉层云,下视无高峰。
疏藤挂赤虬,粘苔糁青茸。
面首三神山,缥缈沧海东。
指点笑语高,吹声半天中。
安得大鹏背,载我游无穷。
径转得幽谷,云岩屹相向。
谽谺偃重檐,弯环依叠嶂。
缅想融结初,镌镵自天匠。
了无斧凿迹,但觉盘根壮。
深可数千尺,广逾八九丈。
洞穴既窈窕,松门亦昭旷。
廓舍三千界,中列五百像。
巨楠布幢盖,翠蔓垂帷帐。
木灵不知名,境幽或难状。
我时驰征轺,奔走倦尘鞅。
获此一段奇,欣然惬微尚。
欲去兴未阑,行行重回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