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哭刘松庵·其四》
《哭刘松庵·其四》全文
清 / 陈曾寿   形式: 古风

哀哀五十慕,头白反哺乌。

素衣见京华,匍匐已需扶。

局佣黾长昼,夜梦还儿初。

昔昔起浩叹,泪墨追为图。

老屋三两间,花树围扶疏。

微闻太息声,入视惊颜癯。

温温诫慰罢,命取架间书。

屏息待趋承,喔喔啼阶除。

入怀白日光,天地忽已孤。

又梦陟高峰,环海如蓬壶。

飘飘吹袂过,慈杖遥相呼。

魂悸俄魄动,恍然堕床铺。

性感非一境,见者犹欷歔。

地下今相遇,诉泪当何如。

(0)
鉴赏

这首诗《哭刘松庵(其四)》是清代末年至近现代初的诗人陈曾寿所作,情感深沉,表达了对逝去友人的深切怀念与哀悼之情。

诗中以“哀哀五十慕,头白反哺乌”开篇,借用了“乌鸦反哺”的典故,形象地描绘了主人公对逝者的深深怀念和哀痛之情。接着,“素衣见京华,匍匐已需扶”,通过服饰和行动的变化,展现了主人公从繁华到衰败的人生轨迹,以及对逝者的关怀与依赖。

“局佣黾长昼,夜梦还儿初”两句,描述了主人公在忙碌的工作中度过白天,在夜晚却梦回童年,体现了对逝者的思念与回忆。接下来,“昔昔起浩叹,泪墨追为图”,通过反复的叹息和泪水,表达了对逝者的无尽哀思和怀念。

“老屋三两间,花树围扶疏”描绘了逝者生前居住的简陋小屋,周围环绕着繁茂的树木,营造出一种宁静而略带哀愁的氛围。随后,“微闻太息声,入视惊颜癯”,通过细微的声音和外貌的变化,进一步强化了对逝者的怀念之情。

“温温诫慰罢,命取架间书”表现了主人公在逝者遗物中寻找安慰,通过阅读书籍来寄托哀思。紧接着,“屏息待趋承,喔喔啼阶除”,通过生动的细节描写,展现了主人公在静默中等待,仿佛听到逝者呼唤的情景。

“入怀白日光,天地忽已孤”表达了主人公在心中感受到的孤独与空虚,仿佛整个世界都因逝者的离去而变得寂静。最后,“又梦陟高峰,环海如蓬壶”,通过梦境中的景象,展现了主人公对逝者深深的思念与向往。

整首诗情感丰富,语言细腻,通过一系列生动的场景和细节描写,深刻地表达了对逝者的哀悼与怀念之情,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和感染力。

作者介绍

陈曾寿
朝代:清

猜你喜欢

和虚斋劝农十诗·其三

蔽日寒云悄欲秋,仁风载路晓光浮。

田翁揽抱儿孙笑,竹马横陈未肯休。

(0)

天育二老禅惠示经佛偈答以十诗·其九

般柴运水老庞禅,佛法无多在密边。

饼汝将来还与汝,因师交点更团圆。

(0)

游黄杨岩

暮秋访幽隐,谢屐凌崩空。

行到山顶间,还与平地同。

举手抉层云,下视无高峰。

疏藤挂赤虬,粘苔糁青茸。

面首三神山,缥缈沧海东。

指点笑语高,吹声半天中。

安得大鹏背,载我游无穷。

(0)

病后

渐懒说功名,修真喜道经。

凄凉秋听雨,空阔夜观星。

有病色先见,无心梦最灵。

阶前风叶响,还又感飘零。

(0)

题资州东岩

径转得幽谷,云岩屹相向。

谽谺偃重檐,弯环依叠嶂。

缅想融结初,镌镵自天匠。

了无斧凿迹,但觉盘根壮。

深可数千尺,广逾八九丈。

洞穴既窈窕,松门亦昭旷。

廓舍三千界,中列五百像。

巨楠布幢盖,翠蔓垂帷帐。

木灵不知名,境幽或难状。

我时驰征轺,奔走倦尘鞅。

获此一段奇,欣然惬微尚。

欲去兴未阑,行行重回望。

(0)

潮阳东山

暮天凉雨急霏霏,十二巫峰高复低。

醉魂不受风飘断,只恐行云自湿衣。

(0)
诗词分类
怀远 托物言志 七夕节 乐观 地点 抒情 赠答 写雪 西湖 写水 生活 愤慨 忧国忧民 思亲 伤感 感慨 军旅 离别
诗人
范成大 邓云霄 朱熹 黄庭坚 顾璘 李白 顾清 方回 丘逢甲 周紫芝 杨士奇 李梦阳 张耒 陈造 王十朋 王夫之 苏辙 杨慎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