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天育二老禅惠示经佛偈答以十诗·其九》
《天育二老禅惠示经佛偈答以十诗·其九》全文
宋 / 郑清之   形式: 七言绝句  押[先]韵

般柴运水老庞禅,佛法无多在密边。

饼汝将来还与汝,因师交点更团圆。

(0)
注释
般柴:搬运木材。
运水:挑水。
老庞禅:庞禅师。
佛法无多:佛法并不繁多。
在密边:在细微处体现。
饼汝:给你饼。
将来:拿过来。
还与汝:再还给你。
因师:因为师长。
交点:交汇点,这里指修行的契合点。
更团圆:更加圆满。
翻译
庞禅师搬运木材挑水日常
佛法的深奥之处在于细微之处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位名叫庞禅的老僧人,他日常从事搬运柴火和挑水的劳作,生活简朴。诗人郑清之认为,佛法的精要并不在于繁复的仪式或理论,而是在于日常生活中的实践与体验。他以禅宗的方式表达,将饼递过去,实际上是传递佛法的真谛,希望对方通过这样的互动,能够更加深入理解并体验到佛法的圆融与和谐。

"般柴运水"象征着修行者的日常生活,"佛法无多在密边"暗示佛法就在平凡琐事之中,不需追求深奥的秘传。"饼汝将来还与汝"表达了直接而朴实的教诲,如同禅宗的直指人心,见性成佛。"因师交点更团圆"则进一步强调了师徒之间的交流与默契,以及佛法传播中的人际关系和谐。

整首诗简洁明快,富有禅意,体现了宋代禅宗诗歌的特点,即以日常生活为题材,寓教于乐,引导读者体悟佛法的真谛。

作者介绍
郑清之

郑清之
朝代:宋   字:德源   籍贯:庆元道鄞县(今浙江宁波)   生辰:1176—1251

郑清之(1176—1251)南宋大臣。初名燮,字德源、文叔,别号安晚,庆元道鄞县(今浙江宁波)人。嘉泰二年进士及第。历官光禄大夫,左、右丞相,太傅,卫国公(齐国公)等。淳祐末年,元兵大举侵宋,郑清之进十龟元吉箴劝帝励精图治,未能实施,而后退仕隐居,諡忠定,著有《安晚集》六十卷。
猜你喜欢

润陂山上作

一山大半皆槠叶,绝顶閒寻得径微。

无日谩劳携纸扇,有风犹怯去绵衣。

野花可爱移难活,啼鸟多情望即飞。

惟与寺僧居渐熟,煮茶深院待人归。

(0)

灵岩

忽有千岩聚,禅宫得土悭。

古来云是海,天下别无山。

久立增寒思,初看损壮颜。

曾闻斤石剥,夜落半空间。

(0)

水际

水际移居晚,薰风绿满汀。

密萍妨下钓,高柳碍观星。

忙是僧相过,闲惟雨可听。

寻思非久计,终忆自柴扃。

(0)

意难忘.过庐陵用美成韵

魏紫姚黄。属吟翁管领,曾醉春觞。

盟寒钗凤股,灰冷宝猊香。前事远,此心凉。

去也棹沧浪。把年时、芳情付与,鸳颈交相。

灯前吊影成双。叹星星丝鬓,老矣潘郎。

愁偏欺客枕,样不入时妆。尘面目,铁心肠。

归隐又何妨。小滩头、曲竿直钓,谁识严光。

(0)

游濂泉

星岩高哉不知其几千丈兮,下有儒宫上接青云梯。

绿凹凿破冰泉冽,泉以濂名宗濂溪。

濂翁去今凡几载,一脉流通无窒碍。

光风霁月此山中,景物因人成胜概。

亭翼翼,水泠泠,一清不著点子尘。

眼前色色俱呈露,何必解兰缚尘缨。

君不见孤山六一泉,砚州包公井。

君子之泽深且长,清风千古霜凛凛。

我欲采薇隐此山,祇恐林惭涧恧锁松关。

我欲祠下笔一词,又恐寒泉痛洗凝之诗。

解襟坐石濯清泠,一歃寒冰和露饮。

雪我酒肠霜诗脾,此身疑在神仙境。

倩君为问玉皇借玉鞭,鞭起睡龙骑上天。

持此一瓢濂翁泉,一雨炎荒洗蛮烟。

(0)

和黄秋三衢舟中韵

壮志曾期捋虎须,中年跛鳖困泥途。

糟?富贵几场醉,卢雉功名一掷呼。

世事看来真塞马,吾才祇可比黔驴。

客游倦矣休归去,三径可松园可蔬。

(0)
诗词分类
初中必背 高中必背 秋天 菊花 梅花 春节 读书 七夕 春天 爱国 哲理 送别 端午节 思念 友情 月亮 重阳节 人生
诗人
黄庭坚 顾璘 李白 顾清 方回 丘逢甲 周紫芝 杨士奇 李梦阳 张耒 陈造 王十朋 王夫之 苏辙 杨慎 王安石 张萱 徐熥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