路转山回处处迷,不登绝顶即寻溪。
寒泉彻底清人目,乱石盘空割马蹄。
绕径黄花犹戏蝶,隔村红树乍闻鸡。
无端客思匆匆甚,好景其如每倦题。
路转山回处处迷,不登绝顶即寻溪。
寒泉彻底清人目,乱石盘空割马蹄。
绕径黄花犹戏蝶,隔村红树乍闻鸡。
无端客思匆匆甚,好景其如每倦题。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行走在深秋的王屋山道上所见之景,充满了自然之美与个人情感的交织。
首联“路转山回处处迷,不登绝顶即寻溪。”描绘了山路蜿蜒曲折,山峰环绕,让人迷失方向的景象。诗人并未选择攀登高峰,而是寻找潺潺溪流,展现了一种对自然宁静的追求。
颔联“寒泉彻底清人目,乱石盘空割马蹄。”通过寒泉清澈见底,映入眼帘,以及乱石在空中切割马蹄的动态描写,展现了山间水石之美,同时也暗示了行进中的艰难与挑战。
颈联“绕径黄花犹戏蝶,隔村红树乍闻鸡。”描绘了黄花围绕着小径,蝴蝶在其间嬉戏,而远处村庄的鸡鸣声打破了宁静,增添了生活的气息和生动感。这一联通过色彩鲜明的意象,展现了秋天山野的生机与和谐。
尾联“无端客思匆匆甚,好景其如每倦题。”表达了诗人内心的复杂情感。面对如此美景,却因旅途劳顿而感到疲惫,不禁生出淡淡的忧愁与感慨。这里的“倦题”可能是指诗人对记录美景的厌倦,或是对人生旅途中不断前行的无奈。
整体而言,这首诗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深秋山道的自然风光,同时融入了诗人对自然之美的欣赏与对旅途劳顿的感慨,展现了诗人独特的审美情趣和人文关怀。
厥初游太学,相与极周旋。
含采共朝暮,知言同古先。
孟阳题剑阁,子云献甘泉。
斯须旷千里,婉娩将十年。
今来艳阳月,好鸟鸣翩翩。
同声既求友,不肖亦怀贤。
引领迟芳信,果枉瑶华篇。
成颂非其德,高文徒自妍。
声尘邈超越,比兴起孤绝。
始信郢中人,乃能歌白雪。
跂予北堂夜,摇笔酬明哲。
绿竹动清风,层轩静华月。
想像南山下,恬然谢朝列。
犹恐鶗鴂鸣,坐看芳草歇。
邀以青松色,同之白华洁。
永愿登龙门,相将持此节。
主家隐溪口,微路入花源。
数日朝青阁,彩云犹在门。
双楼夹一殿,玉女侍玄元。
扶橑尽蟠木,步櫩多画翻。
新松引天籁,小柏绕山樊。
坐弄竹阴远,行随溪水喧。
石池辨春色,林兽知人言。
未逐凤皇去,真宫在此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