尘埃飞不到郊坰,山鹿溪鱼任意行。
密径竹烟迷暮影,幽岩松露滴秋声。
烧残野草斓斑黑,脱尽疏林隐约明。
溪石棱棱波激激,水花红紫谢还生。
尘埃飞不到郊坰,山鹿溪鱼任意行。
密径竹烟迷暮影,幽岩松露滴秋声。
烧残野草斓斑黑,脱尽疏林隐约明。
溪石棱棱波激激,水花红紫谢还生。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宁静而生动的秋日山林图景。诗人以细腻的笔触,展现了秋天山林的独特韵味。
首联“尘埃飞不到郊坰,山鹿溪鱼任意行”开篇即营造出一种远离尘嚣、自由自在的氛围。山中的鹿与溪中的鱼,仿佛在享受着大自然赋予的自由,不受外界干扰,悠然自得。
颔联“密径竹烟迷暮影,幽岩松露滴秋声”进一步渲染了山林的静谧与神秘。竹林间弥漫的烟雾与傍晚的光影交织在一起,增添了几分朦胧之美。而幽深的岩石上,松树的露珠在轻轻滴落,发出清脆的声音,仿佛是大自然的乐章,奏响了秋日的旋律。
颈联“烧残野草斓斑黑,脱尽疏林隐约明”则通过对比的手法,描绘了秋日的色彩变化。野草经过秋风的吹拂,颜色由绿转为斑斓的黑色,展现出季节更替的痕迹。而稀疏的树林在阳光下若隐若现,透露出一种淡淡的明丽。
尾联“溪石棱棱波激激,水花红紫谢还生”收束全诗,将目光转向溪流。棱角分明的溪石在激荡的水流中显得格外醒目,而水面上绽放的花朵,无论是红色还是紫色,在秋风的吹拂下虽已凋谢,但新生的力量依然在涌动,象征着生命不息、希望常在的主题。
整首诗通过对自然景象的细腻描绘,不仅展现了秋天山林的独特魅力,也蕴含了对生命循环、自然和谐的深刻感悟。
五月五日午,赠我一枝艾。
故人不可见,新知万里外。
丹心照夙昔,鬓发日已改。
我欲从灵均,三湘隔辽海。
高高骊山上有宫,朱楼紫殿三四重。
迟迟兮春日,玉甃暖兮温泉溢。
袅袅兮秋风,山蝉鸣兮宫树红。
翠华不来岁月久,墙有衣兮瓦有松。
吾君在位已五载,何不一幸乎其中?
西去都门几多地,吾君不游有深意。
一人出兮不容易,六宫从兮百司备。
八十一车千万骑,朝有宴饫暮有赐。
中人之产数百家,未足充君一日费。
吾君修己人不知,不自逸兮不自嬉。
吾君爱人人不识,不伤财兮不伤力。
骊宫高兮高入云,君之来兮为一身,君之不来兮为万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