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眼儿媚.同孙尚书赴孟信安平江郡燕席上》
《眼儿媚.同孙尚书赴孟信安平江郡燕席上》全文
宋 / 仲并   形式: 词  词牌: 眼儿媚

铃阁寻盟未肯寒。鹢首驻江干。

云烟翰墨,风流尊俎,不放更残。

金声掷地西清老,天未许终闲。

知音素赏,当筵一曲,流水高山。

(0)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杨万里(即“仲并”)的作品,表达了对友情和自然美景的深切感怀。开篇“铃阁寻盟未肯寒”描绘出一种不愿离去的情景,可能是在某个地方与朋友相约,铃阁指的是高耸的楼阁,而寻盟则是寻找盟誓之地,未肯寒表达了对友情的珍视和不舍。

“鹢首驻江干”则描绘出一幅静谧的自然景象,鹢首即鹭鸟停息在江边的石头上,显示出一种宁静与孤独。接着“云烟翰墨,风流尊俎,不放更残”描述了一种文人雅士对艺术和生活的追求,翰墨代表着书画艺术,而尊俎则是古代宴席上的高脚盘子,用以盛酒或食物,这里象征着高雅的情趣,不愿让美好时光轻易流逝。

“金声掷地西清老,天未许终闲”中,“金声”可能指的是琴声或其他乐器的声音,掷地则是声音的回响,而“西清老”则可能是一位隐居在西山之中的高洁长者。整句话表达了一种对艺术和自然之美的向往,以及对于永恒与安宁生活状态的追求。

最后,“知音素赏,当筵一曲,流水高山”则是诗人对能够理解自己心意的人(知音)的赞扬。在这样的知己面前,即使只是简单的一曲,也能让人感到如同流水和高山一般的美妙与震撼。

整首诗通过对自然景色的描绘和对友情、艺术生命的追求,展现了诗人内心的丰富情感和深邃意境。

作者介绍

仲并
朝代:宋

约公元一一四七年前后在世]字弥性,江都(今江苏扬州)人。生卒年均不详,约宋高宗绍兴中前后在世。幼好学强记,其母尝屏其所观书,几上仅余台历一册,明旦默记,纤悉不误。高宗绍兴二年(一一三二)进士,调平江府学教授。五年,通判湖州。七年,以张浚荐召至阙,为秦桧所阻,出通判镇江府。十六年,为言者所劾,降二官(《建炎以来系年要录》卷一五五),自是闲退二十年。孝宗隆兴元年(一一六三),擢光禄丞,晚知蕲州。
猜你喜欢

孝陵恭谒有述

淮海龙飞入建康,金戈铁马净欃枪。

不阶尺土兴如汉,尽革夷风治过唐。

三纪衮衣明日月,万年陵寝肃风霜。

小臣瞻拜祠宫外,惟见参天树色苍。

(0)

晚坐闻雁约张用昭登金童山

春雨生泥罢出游,小窗疏竹晚来幽。

家书每向乌占喜,客枕那堪雁送愁。

几日吟毫曾适意,经年文案是埋头。

故人欲共壶觞约,一上金童百尺楼。

(0)

常思岭次韵

前人飞锡此为家,无价烟霞不用赊。

伏虎峰高临海月,诵经楼迥接天花。

一林腻雨僧收笋,两腋清风客试茶。

欲着孤亭添胜槩,先开萝径绕松斜。

(0)

游山限韵

清流垂荫夹双堤,一曲沧浪野唱齐。

东寺日高微觉暑,前村花落半成泥。

独怜饮兴经春渴,休怪吟头尽日低。

饭罢长廊还一笑,匆匆又解远公携。

(0)

送李都宪总督漕运

连樯入漕邓林齐,都运新恩下紫泥。

刘宴部分烦一日,李冰开凿镇三犀。

衣冠晓饯秦淮道,笳鼓春迎楚水堤。

独羡飞腾还感旧,弱龄曾识掖垣西。

(0)

题陶九成湖石芙蓉图

金飙剪刻明江水,玉露淋漓半酣里。

不胜秋色染裳衣,迟莫天涯徒自喜。

昔人曾比五老峰,看来峰石何曾似。

花自荧荧石齿齿,村妇颦眉向西子。

故多绣褥艳豪门,枝叶纷纭针线死。

青春谁共无泥滓,只有中州魏家紫。

塞鸿社燕那停趾,相慕容华各千里。

(0)
诗词分类
怀远 托物言志 七夕节 乐观 地点 抒情 赠答 写雪 西湖 写水 生活 愤慨 忧国忧民 思亲 伤感 感慨 军旅 离别
诗人
阎济美 郭茂倩 李宗勉 毕世长 傅光宅 李阳冰 祝钦明 蔡延庆 顾宸 钱肃乐 李恒 武翊黄 曹著 王苏苏 余玠 胥偃 王仲舒 黎逢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