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城怀古处,身在日华东。
水出卢龙塞,山连碣石宫。
沙鸥终自白,霜树忽然红。
云海鸿濛气,归帆杳霭中。
长城怀古处,身在日华东。
水出卢龙塞,山连碣石宫。
沙鸥终自白,霜树忽然红。
云海鸿濛气,归帆杳霭中。
这首诗名为《出都》,是元代诗人马祖常所作。诗中描绘了诗人离开京城时所见的壮丽景色与深沉思绪。
首联“长城怀古处,身在日华东”,开篇即以长城为背景,引出对历史的追思,同时点明了诗人所在的位置——日东,暗示着时间的流逝和人生的短暂。
颔联“水出卢龙塞,山连碣石宫”,描绘了自然景观的壮美。卢龙塞和碣石宫都是古代重要的地理标志,诗人通过这两处地名,不仅展现了自然风光的雄伟,也暗含了对历史遗迹的感慨。
颈联“沙鸥终自白,霜树忽然红”,运用对比手法,沙鸥的白色与霜树的红色形成鲜明对比,既表现了自然界的色彩斑斓,也寓意着生命的短暂与变化无常。
尾联“云海鸿濛气,归帆杳霭中”,将视线拉远,描绘了一幅辽阔的云海景象,归帆在远处若隐若现,给人一种悠远而深邃的感觉,表达了诗人对未来的遐想和对过往的回忆。
整首诗通过丰富的意象和细腻的情感表达,展现了诗人离别京城时的复杂心情,既有对自然美景的赞叹,也有对历史的深思,以及对未来旅程的期待。
种柳护吾庐,无妨隐者居。
绿酬一樽酒,青映五车书。
此行非远别,何用惨离颜。
纵棹溪亭外,清歌樽酒閒。
相期在西笑,从此望南还。
归去重回首,夕阳江外山。
君已厌折湖上花,我犹驱迫坐两衙。
须知乐事属閒客,日日携觞不在家。
况君才力自少对,取次落笔成天葩。
春风湖上与之敌,豪放丽绝无以加。
幽岩绝壁无不到,欲缘云汉寻天槎。
顷属胜游不得往,犹如野马绊在车。
眼看红英零落尽,长条已被绿叶遮。
春芳虽晚犹得在,山丹正好红相誇。
终当摆去百事役,与君共蹑南山霞。
虽老犹能沃金叶,卞娘送以双琵琶。
已教楼下排花舫,醉到碧山春日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