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龙隐岩》
《龙隐岩》全文
宋 / 张田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庚]韵

龙隐晦冥时莫考,龙骧拿攫迹堪惊。

孔明久卧养全德,老子忽飞归太清。

溪上一天常气胜,洞中六月自寒生。

至人不得无情处,甘泽年年洒百城。

(0)
注释
龙:比喻深藏不露的人物或力量。
冥时:暗中,不易察觉的时候。
考:考察,推测。
龙骧:形容龙昂首挺胸的样子,比喻威武或迅猛。
拿攫:迅速而有力地抓住。
孔明:诸葛亮的别称,三国时期蜀汉丞相。
全德:完备的道德修养。
老子:中国古代哲学家,道家学派创始人。
太清:道教指宇宙最高境界,或天界。
溪上:溪流之上。
一天常气胜:全年气候宜人的意思。
洞中:山洞内部。
自寒生:自然产生凉意。
至人:最高境界的人,指圣人。
无情处:没有情感牵绊的地方。
甘泽:甘甜的雨露,比喻恩惠。
百城:泛指众多地方。
翻译
深藏不露的龙难以揣测,其行动迅猛令人惊讶。
诸葛亮长久静养,以全身心德,老子突然飞升,回归天界清宁。
溪边常年气候宜人,洞中即使六月也自感清凉。
真正的圣人无情感纠葛,他们的恩泽年复一年洒满百座城池。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仙境图景,充满了道家修炼成仙的意象。开篇两句“龙隐晦冥时莫考,龙骧拿攫迹堪惊”以龙隐现、龙骧飞动来比喻高深莫测的仙踪,其境界之高超常人,让人难以窥探。

接着,“孔明久卧养全德,老子忽飞归太清”则是借用历史人物和道家圣人来强化仙境的意境。孔明(诸葛亮)久卧寓意深藏不露,老子(李耳)忽飞升入太清之境,均表现了修炼者的高洁与超脱尘世。

中间两句“溪上一天常气胜,洞中六月自寒生”描绘出自然界的和谐与生命力。溪边天气宜人,洞中虽是六月炎热时节,却自有清凉之感,这里暗示了仙境不受世间气候影响,自成一体。

末尾两句“至人不得无情处,甘泽年年洒百城”表达了诗人对道家至人(修炼成仙者)必然拥有普度众生的博大胸怀,以及他们的恩泽能够长久地滋润着世间的每一个角落。

整首诗通过对自然与仙境的描绘,传递出一种超脱尘俗、达到精神自在的修炼境界,同时也体现了道家对于自然和谐共生以及慈悲为怀的哲学思想。

作者介绍

张田
朝代:宋

猜你喜欢

元宵侍宴万岁山·其四

大地山川明景象,连城灯火照笙歌。

月当华盖杠前好,春在蓬莱顶上多。

凤阙光辉含瑞霭,龙河浩荡溢恩波。

时平幸遇唐虞主,圣德无为保泰和。

(0)

怀柔旅次

古树萧条荫县门,县前民舍似山村。

何如荒歉频年后,犹有承平旧俗存。

爱客别延林外馆,多情还倒炕头尊。

不徒行役能相慰,兼复诗书可共论。

(0)

潘赐主事升鸿胪少卿赴南京

紫泥诏下九重天,曾向榑桑海外宣。

使者旌旗轻万里,郎官词赋欲千篇。

归朝已荷君王宠,进职今推近侍贤。

应到南京公事简,朝朝清趣在韦编。

(0)

寄何文渊

忽复经年别,思乡趣不稀。

松筠还旧隐,山水溢清辉。

把钓银鲜滑,携镵紫蕨肥。

南归吾有日,访剡兴无违。

(0)

暑中卧疴写怀·其二

白发垂垂老,丹心耿耿存。

毫丝无小补,天地有深恩。

病马长联皂,羸牛不驾辕。

蓬山望咫尺,惭负不胜论。

(0)

送钱习传

迢递沧江路,天寒风雪深。

相知何在早,临别自难任。

人重昆冈玉,乡荣郤氏林。

为山终一篑,持赠比南金。

(0)
诗词分类
闲适 牡丹 节日 写人 挽诗 惆怅 写雨 题诗 写景 游玩 饮酒 荷花 怀古 咏史怀古 杨柳 登高 悼亡 叙事
诗人
贡奎 郑潜 程洵 傅熊湘 陈方恪 李雯 许炯 金兆燕 李符 耿湋 释善珍 陈岩 陆震 瞿士雅 李延兴 石孝友 多隆阿 王吉昌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