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发垂垂老,丹心耿耿存。
毫丝无小补,天地有深恩。
病马长联皂,羸牛不驾辕。
蓬山望咫尺,惭负不胜论。
白发垂垂老,丹心耿耿存。
毫丝无小补,天地有深恩。
病马长联皂,羸牛不驾辕。
蓬山望咫尺,惭负不胜论。
这首诗是明代杨士奇所作的《暑中卧疴写怀(其二)》。诗中表达了诗人年老体衰、疾病缠身的境况,以及对国家深恩的感激之情。
首句“白发垂垂老”描绘了诗人年事已高,满头白发的形象,流露出岁月无情、人生易老的感慨。接着“丹心耿耿存”一句,表明尽管年岁已高,但诗人依然保持赤诚之心,对国家和人民充满深情。
“毫丝无小补,天地有深恩”两句,诗人感叹自己虽已老迈,但无力为国效力,却深知天地间万物生长皆有天恩,表达了对自然法则的敬畏和对国家深恩的感激。
“病马长联皂,羸牛不驾辕”运用比喻手法,将自己比作病马和羸牛,无法再承担重任,形象地展示了身体的衰弱和能力的减退。
最后,“蓬山望咫尺,惭负不胜论”表达了诗人虽然与理想中的目标(象征着国家的繁荣昌盛)距离很近,却因自身能力有限而感到愧疚和遗憾,无法充分表达心中的情感。
整首诗情感真挚,语言朴实,通过对比和比喻,深刻反映了诗人对个人衰老和无力为国效力的无奈,以及对国家深恩的感激和对理想的追求。
闭门六月雨,堆案多诗书。
陆君索我诗,僮仆走且呼。
麾之不肯去,坚卧庭前除。
一朝再三至,我已愧此奴。
空堂展图画,倦眼开模糊。
层楼挟翥凤,倒景凌飞凫。
翠羽色婀娜,金支光有无。
依微动天籁,彷佛闻笙竽。
不知何方境,乍可留须臾。
昔逢沧洲子,云是登瀛图。
如闻六合外,复有真蓬壶。
吾方困炎溽,颇欲超寰区。
自嗟尘凡骨,或与神仙殊。
君家老仙客,被服云霞裾。
仰视园中人,飘飖岂其徒。
当携方平子,共解双明珠。
垂竿拂海月,举手招天吴。
吾能操几杖,欲往不得俱。
惟将作诗意,目送归江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