卜筑堂高迥出曹,牖风床雨睡能牢。
鸱夷不语聊相伴,褦襶多情岂见挠。
迂叟乐应须水竹,醉翁心不在山醪。
万间广厦君当见,似说苍生属望劳。
卜筑堂高迥出曹,牖风床雨睡能牢。
鸱夷不语聊相伴,褦襶多情岂见挠。
迂叟乐应须水竹,醉翁心不在山醪。
万间广厦君当见,似说苍生属望劳。
这首诗是明代诗人李东阳所作的《次韵原博新庐有作》。诗中描绘了诗人对理想居所的向往与追求,以及对社会民生的关注。
首联“卜筑堂高迥出曹,牖风床雨睡能牢”,以“卜筑”开篇,点明了诗人对于居住环境的选择与规划,堂高而远,远离尘嚣,窗户迎风,床榻承雨,即使在风雨交加的夜晚也能安然入眠,体现了诗人对宁静生活的向往。
颔联“鸱夷不语聊相伴,褦襶多情岂见挠”,运用了鸱夷(古代盛酒器)和褦襶(古代官员的服饰)这两个意象,表达了诗人希望与自然和谐共处,不受世俗名利的困扰,同时强调了内心的平静与自足。
颈联“迂叟乐应须水竹,醉翁心不在山醪”,通过引用“迂叟”(指陶渊明)和“醉翁”(指欧阳修)的典故,表达了诗人追求自然之乐和精神自由的愿望,认为真正的快乐不应依赖于外在的物质享受,而在于内心的平和与自然的亲近。
尾联“万间广厦君当见,似说苍生属望劳”,则转向对社会民生的关注,表达了诗人希望看到广大民众安居乐业的美好愿景,同时也暗示了自己作为士人的责任与担当,即为百姓谋福利,体现了儒家“仁政”的思想。
整体而言,这首诗展现了诗人对理想生活状态的追求,以及对社会民生的深切关怀,体现了其深厚的人文情怀和道德理想。
木鱼一呼众僧聚,老夫登车欲前去。
仰头见天俯见路,明明是昼不是暮。
如何今晨天地间,咄咄怪事满眼前。
将为是夜著,月轮已没星都落。
将谓是昼休,银河到晓烂不收。
皎如江练横天流,中流点缀金沙洲。
元来海底蚤浴日,云师闭关不教出。
羲和挥斧斫云关,取将一道天光还。
天光淡青日光白,道是银汉也则得。
云师强很赶不奔,堆作沙洲是碎云。
手种凌波香,今岁便十斛。
要知诚斋中,富底水仙国。
有酒偏欠花,有花恨无客。
与子对花前,不醉便了得。
待劝已非真,不劝两自索。
安知醉与醒,今夕定何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