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夜天垂破玉盆,今宵辛苦补盆唇。
看它补到十六七,满得十分亏二分。
昨夜天垂破玉盆,今宵辛苦补盆唇。
看它补到十六七,满得十分亏二分。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杨万里所作,名为《初秋戏作山居杂兴俳体十二解(其五)》。诗中通过对月亮变化的细腻描绘,展现了诗人独特的情感和自然观察的敏锐。
"昨夜天垂破玉盆"一句,以动人的比喻将夜空中的明月比作一个巨大的玉盘,而“破”字生动地形容了月牙缺损的景象,给人以一种意境深远之感。
接着,“今宵辛苦补盆唇”则继续了这个美丽的比喻,描绘了月亮似乎在努力修补自己边缘的画面,表达了一种对自然界微妙变化的细腻观察和诗人的情感投入。
最后两句,“看它补到十六七,满得十分亏二分”,则是对前述意象的进一步发挥。这里的“十六七”可能指的是月亮从缺损到渐渐圆满的过程,而“满得十分亏二分”则形容了月亮几乎圆满,但仍有细微的不足,保持了一种自然而不做作的美感。
通过这三句诗,杨万里不仅展现了自己对自然界观察的深度,还通过巧妙的比喻和生动的语言,传达了一种对完美与不完美之间细微差别的感悟。
朔风撼破处士庐,冻云隔月天模糊。
无名草木混色界,广平心事今何如。
梅花荒凉似无主,好春不到江南土。
罗浮山下蘼芜烟,玛瑙坡前荆棘雨。
相逢可惜年少多,竞赏桃杏誇豪奢。
老夫欲语不忍语,对梅独坐长咨嗟。
昨夜天寒孤月黑,芦叶捲风吹不得。
髑髅梦老皮蒙茸,黄沙万里无颜色。
老夫潇洒归岩阿,自锄白雪栽梅花。
兴酣拍手长啸歌,不问世上官如麻。
疏枝错落花灿烂,正似推篷溪上看。
冻痕不剥五更霜,藓色犹存百年干。
孤山处士诗梦寒,罗浮仙人酒兴阑。
天荒地老行路难,谁传春色来人间?
君不见江南物色今匪昔,大谷长林尽荆棘。
岁寒何处论襟期,坐对云山空叹息。
东楼女儿《白苧》歌,西楼美酒唤杏花。
纵有高人爱高洁,踏雪谁肯来山家?
老我无能惯清苦,写梅种梅千万树。
霜清月白夜更长,每是狂歌不归去。
只今潦倒霜鬓垂,世情杂杂俱忘机。
读书写字两眼眵,断白搔堕随花飞。
转首江南隔尘土,白月流光双鹤舞。
一声羌管过南楼,铁石心肠亦凄楚。
安得唤起陈元龙,长船满载玻瓈红。
浩歌拍拍随春风,大醉惊倒江南翁。
《梅花四首·其一》【元·王冕】朔风撼破处士庐,冻云隔月天模糊。无名草木混色界,广平心事今何如。梅花荒凉似无主,好春不到江南土。罗浮山下蘼芜烟,玛瑙坡前荆棘雨。相逢可惜年少多,竞赏桃杏誇豪奢。老夫欲语不忍语,对梅独坐长咨嗟。昨夜天寒孤月黑,芦叶捲风吹不得。髑髅梦老皮蒙茸,黄沙万里无颜色。老夫潇洒归岩阿,自锄白雪栽梅花。兴酣拍手长啸歌,不问世上官如麻。疏枝错落花灿烂,正似推篷溪上看。冻痕不剥五更霜,藓色犹存百年干。孤山处士诗梦寒,罗浮仙人酒兴阑。天荒地老行路难,谁传春色来人间?君不见江南物色今匪昔,大谷长林尽荆棘。岁寒何处论襟期,坐对云山空叹息。东楼女儿《白苧》歌,西楼美酒唤杏花。纵有高人爱高洁,踏雪谁肯来山家?老我无能惯清苦,写梅种梅千万树。霜清月白夜更长,每是狂歌不归去。只今潦倒霜鬓垂,世情杂杂俱忘机。读书写字两眼眵,断白搔堕随花飞。转首江南隔尘土,白月流光双鹤舞。一声羌管过南楼,铁石心肠亦凄楚。安得唤起陈元龙,长船满载玻瓈红。浩歌拍拍随春风,大醉惊倒江南翁。
https://shici.929r.com/shici/mka1fJ.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