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散烟还合,天昏日半烘。
青山犹淡白,碧水欲轻红。
棹进欣恬浪,公无怨逆风。
回思五湖里,敢望大江东。
云散烟还合,天昏日半烘。
青山犹淡白,碧水欲轻红。
棹进欣恬浪,公无怨逆风。
回思五湖里,敢望大江东。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生动的自然风光画面,通过对云、天、山、水等自然景象的细腻描写,展现了诗人在旅途中的感受和情怀。
"云散烟还合,天昏日半烘。" 这两句捕捉了一个特定的时刻,天空中云雾散去又聚合,太阳悬挂在半空,给人一种温暖而柔和的感觉。这是诗人对自然界瞬间美景的敏锐观察。
"青山犹淡白,碧水欲轻红。" 这两句则描绘了山水景色,其中“青山犹淡白”可能是因为远处山峦被薄雾笼罩而呈现出浅白色的效果,而“碧水欲轻红”则可能是由于夕阳的映照,水面上泛起了微红的光泽。这两句生动地展现了诗人眼中大自然的色彩变化。
"棹进欣恬浪,公无怨逆风。" 这里诗人描述自己驾舟前行的情景,“欣恬”表达了一种心旷神怡、乐在其中的情感,而“公无怨逆风”则显示了诗人面对自然界的顺应与接受。
"回思五湖里,敢望大江东。" 最后两句,诗人在舟中回忆起曾游历过的五湖(可能指南宋时期的太湖或其他湖泊),并且表达了希望能够继续前行,眺望那广阔的大江之东。这不仅是对自然美景的向往,也反映出诗人内心的志向和远大的目光。
整首诗通过对自然景观的细致描绘,以及对旅途中感受与情感的抒发,展现了诗人的艺术功力与深厚的文化底蕴。
西风初飘飘,白露仍瀼瀼。
有人浮大川,东巡抵饶阳。
实受九重书,因之访丹房。
山气龙虎明,青林云表长。
与予适相值,议论清冰霜。
已暮更秉烛,坐偶新月凉。
玉蟾翳烟景,金飙扇天香。
影落如卿云,烂然献奇祥。
六合无异色,五峰同秋光。
锦袍谪尘世,骑鲸隔川梁。
君期践玄约,缈缈空中翔。
列屋烘炉,深门响竹,催残客里时序。
投老情怀,薄游滋味,消得几多凄楚。
听雁听风雨,更听过、数声柔橹。
暗将一点归心,试托醉乡分付。借问西楼在否。
休忘了盈盈,端正窥户。
铁马春冰,柳蛾晴雪,次第满城箫鼓。
闲见谁家月,浑不记、旧游何处。
伴我微吟,恰有梅花一树。
奚囊谢屐。向芙蓉城下,□□游历。
江上沙鸥何所似,白发飘飘行客。
旷海乘风,长波垂钓,欲把珊瑚拂。
近来杨柳,却怜浑是秋色。
日暮空想佳人,楚芳难赠,烟水分明隔。
老病孤舟天地里,惟有歌声消得。
故国荒城,斜阳古道,可奈花狼藉。
他时一笑,似曾何处相识。
见梅花、斜倚竹篱边。休道北枝寒。
□□□翠袖,情随眼盼,愁接眉弯。
一串歌珠清润,绾结玉连环。
苏小无寻处,元在人间。
何事凄凉蚓窍,向尊前一笑,歌倒狂澜。
叹从来古雅,欲觅赏音难。
有如此、和声软语,甚韩湘、风雪度蓝关。
君知否,挽樱评柳,却是香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