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雪满初晨,开门万象新。
龙钟鸡未起,萧索我何贫。
耀若花前境,清如物外身。
细飞斑户牖,乾洒乱松筠。
正色凝高岭,随流助要津。
鼎消微是滓,车碾半和尘。
茶兴留诗客,瓜情想戍人。
终篇本无字,谁别胜阳春。
大雪满初晨,开门万象新。
龙钟鸡未起,萧索我何贫。
耀若花前境,清如物外身。
细飞斑户牖,乾洒乱松筠。
正色凝高岭,随流助要津。
鼎消微是滓,车碾半和尘。
茶兴留诗客,瓜情想戍人。
终篇本无字,谁别胜阳春。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新雪初晴的景象,通过对比和反差手法,表达了诗人在大自然中的感受和生活态度。首句“大雪满初晨”直接设定了时间与环境,给人以深洁的视觉体验。紧接着,“开门万象新”则展现了雪后世界的清新与变化。
“龙钟鸡未起,萧索我何贫”一句中,龙钟鸡未起形象生动地描绘出一个静谧的早晨,而“萧索我何贫”却透露出诗人在物质上的拮据感,但这种贫困并没有影响到他的心境。
接下来的“耀若花前境,清如物外身”一句,用雪后的景色来比喻自己的精神状态,表达了超然世俗的高洁情操。细节描写如“细飞斑户牖,乾洒乱松筠”生动地展现了雪花飘落的情景。
“正色凝高岭,随流助要津”则进一步强化了自然景象与诗人情感的交融。末尾两句“鼎消微是滓,车碾半和尘”通过对比烹饪中的水分和磨粉过程中细腻的动作,表达了一种生活上的平淡与满足。
最后,“茶兴留诗客,瓜情想戍人”一句则暗示了诗人的生活状态——在简陋的居所中品茶吟诗,同时又不忘远方戍守的亲人。结尾“终篇本无字,谁别胜阳春”表达了一种超越文字的境界,以及对春天美好的向往和赞叹。
整首诗通过对雪后世界的细腻描写,展现了诗人在物质贫困中依然保持着精神自由和生活乐趣的一面,同时也透露出了一份对远方亲人的思念和对美好春天的向往。
半额微黄金缕衣,玉搔头袅凤双飞。
从教水溅罗裙湿,还道朝来行雨归。
眼波横秀。
乍睡起、茸窗倦绣。
甚脉脉、阑干凭晓,一握乱丝如柳。
最恼人、微雨慳晴,飞红满地春风骤。
记帕折香绡,簪敲凉玉,小约清明前后。
昨梦行云何处,应只在、春城迷酒。
对溪桃羞语,海棠贪困,莺声唤醒愁仍旧。
劝花休瘦。
看钗盟再合,秋千小院同携手。
回文锦字,寄与知他信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