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别于今,问何处,魂兮飘泊。
又早是,残年急景,天寒水落。
皓月当头还似昔,空房越觉增萧索。
倘归来,蝶梦不曾迷,仍香阁。井臼事,谁操作。
冷暖语,空沈著。恨千秋彤管,惯遣贫薄。
永夜沈沈憎玉漏,总饶漏短人非昨。
也几回,拟把痛怀收,难忘却。
一别于今,问何处,魂兮飘泊。
又早是,残年急景,天寒水落。
皓月当头还似昔,空房越觉增萧索。
倘归来,蝶梦不曾迷,仍香阁。井臼事,谁操作。
冷暖语,空沈著。恨千秋彤管,惯遣贫薄。
永夜沈沈憎玉漏,总饶漏短人非昨。
也几回,拟把痛怀收,难忘却。
这首《满江红·悼亡》由清代诗人储欣所作,情感深沉,哀婉动人,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对亡妻的深切怀念之情。
开篇“一别于今,问何处,魂兮飘泊”,诗人以一别多年,思念亡妻之魂飘荡无依起笔,营造出一种凄凉与迷茫的氛围。接着,“又早是,残年急景,天寒水落”四句,通过描述季节变换、环境的寒冷与萧瑟,进一步渲染了内心的悲凉与孤独感。
“皓月当头还似昔,空房越觉增萧索”两句,将明亮的月光与空寂的房屋对比,既是对过去美好时光的追忆,也是对如今孤身一人的现实的感慨,月光虽依旧,但物是人非,空房更显凄凉。
“倘归来,蝶梦不曾迷,仍香阁”几句,表达了诗人对亡妻归来的渴望,即使在梦中也能回到曾经温馨的居所,寄托了对亡妻深深的眷恋和不舍。
“井臼事,谁操作。冷暖语,空沈著”则通过日常生活场景的描写,展现了亡妻在世时的日常关怀与温暖,如今这些都已不复存在,只剩下空洞的回忆。
“恨千秋彤管,惯遣贫薄”一句,借古代记录历史的彤管(竹简)表达对亡妻才华与美德的赞美,同时也暗含了对妻子离世后,自己生活变得贫乏的无奈与遗憾。
“永夜沈沈憎玉漏,总饶漏短人非昨”表现了诗人对时间流逝的无力感,即使夜晚漫长,也无法改变妻子已逝的事实,时间的无情加剧了内心的痛苦。
最后,“也几回,拟把痛怀收,难忘却”表达了诗人虽然试图压抑心中的悲痛,但每当想起亡妻,那份难以割舍的情感便再次涌上心头,无法忘怀。
整首词情感真挚,语言凝练,通过对亡妻的深情悼念,展现了诗人内心深处的哀伤与怀念,以及对美好时光的无限留恋。
渺山城故苑,烟横绿野,林胜青油。
甚相思只在,华清泉侧,凝碧池头。
故人念我何处,堕泪水西流。
念寒食如君,江南似我,花絮悠悠。
不知身南北,对断烟禁火,蹇六年留。
恨听莺不见,到而今又恨,睍睆成愁。
去年相携流落,回首隔芳洲。
但行去行来,春风春水无过舟。
臣少也,豪举泛星槎。飘逸吐天葩。
穆陵误奖推儒宿,龙泉曾唤做行家。
今耄矣,文跌宕,字麻茶。同队者、多为公与相。
广坐里、都无兄与丈。生有限,望犹奢。
补还瞎子重开卷,放教跛子出看花。
地行仙,疑是汝,不争些。
辇路东风里。试回头、金闺昨梦,侵寻三纪。
岁晚岿然灵光殿,仆与君侯而已。
漫过眼、几番桃李。
珠履金钗常满座,问谁人、得似张公子。
驰骥騄,佩龟紫。宿云收尽檐声止。
玳筵开、高台风月,后堂罗绮。
恰近洛人修禊节,莫惜飞觞临水。
怕则怕、追锋徵起。
此老一生江海客,愿风云、际会从今始。
宁郁郁,久居此。
上林全树,曾借君栖宿。朝过瑶台暮群玉。
忽翩然、脱下宫锦袍来,□□□,却向齐州受箓。
等闲挥醉笔,咳唾千篇,长与诗家窃膏馥。
身是酒星文星,刚被诗人,□唤做、禁中颇牧。
便散发、骑鲸去何妨,从我者谁欤,安期徐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