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冬夕·其一》
《冬夕·其一》全文
明 / 王夫之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先]韵

夕风楮叶有清喧,片紫西收碧未圆。

河汉依微倾北户,流霜容与润高天。

寥寥空界魂孤往,鼎鼎长宵梦小年。

欲与禁寒邀白鹤,齐州不耐暝横烟。

(0)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冬日傍晚的景象,以细腻的笔触展现了自然界的宁静与深沉。"夕风楮叶有清喧",通过"夕风"和"楮叶"的轻轻摇曳,传达出秋末冬初的微凉与落叶的沙沙声,营造出一种清冷而宁静的氛围。

"片紫西收碧未圆",形象地描绘了夕阳西下时天空中尚未完全隐没的紫色余晖,与碧蓝的天空形成对比,暗示着时光的流转和季节的更替。

"河汉依微倾北户,流霜容与润高天",诗人将视线投向星空,银河在夜幕中若隐若现,仿佛倾泻于北窗,而流霜则如轻柔的润泽,洒满高远的天际,寓言了冬夜的寂静和深邃。

"寥寥空界魂孤往,鼎鼎长宵梦小年",诗人的心境融入到这广袤的天地之间,孤独的灵魂在漫长的冬夜里游荡,梦境中回溯着过去的岁月,流露出淡淡的哀愁和对时光流逝的感慨。

最后两句"欲与禁寒邀白鹤,齐州不耐暝横烟",表达了诗人试图抵御寒冷,希望能与仙鹤共度这漫长冬夜的愿望,然而现实中的齐州(泛指大地)却无法抵挡暮色中弥漫的烟霭,增添了寂寥与无奈的情绪。

整体来看,王夫之的这首《冬夕》以其深情的笔触,描绘了一幅冬日黄昏的画卷,寓言了人生的孤独与无常,展现出诗人独特的审美和人生哲思。

作者介绍
王夫之

王夫之
朝代:明   字:而农   号:姜斋   籍贯:湖广衡州府衡阳县(今湖南衡阳)   生辰:1619年10月7日-1692年2月18日

王夫之(1619年10月7日-1692年2月18日),字而农,号姜斋、又号夕堂,湖广衡州府衡阳县(今湖南衡阳)人。他与顾炎武、黄宗羲并称明清之际三大思想家。其著有《周易外传》、《黄书》、《尚书引义》、《永历实录》、《春秋世论》、《噩梦》、《读通鉴论》、《宋论》等书。王夫之自幼跟随自己的父兄读书,青年时期王夫之积极参加反清起义,晚年王夫之隐居于石船山,著书立传,自署船山病叟、南岳遗民,学者遂称之为船山先生。 
猜你喜欢

感怀诗呈家大人二首·其二

寂坐匡床饮浊醪,临风愁听角声高。

谤书何事腾三箧,壮士由来泣二桃。

目断乡关空涕泗,心伤乌鸟自悲号。

可怜一片江南月,永夜苍苍客梦劳。

(0)

凤箫吟.和霞庵閒行宝云道中遇雨作。春雨连旬,人方闭户高眠,我独冲寒卖技,不独翘首宝云,如在天上已也

坠檐花、衾寒瓦响,幽人正好偷閒。

三杯酣卯酒,茶烟词卷,迭篆碧研丹。

街头人踯躅,落钟后、一饭都难。

方蹑席抠衣,满身清露斓斑。绵蛮。

莺喉乾涸,天教腔润,箫市歌残。

耸吟肩瑟缩,还怯衣单。

唱莲花落罢,天浆洗、乞钵涎馋。

堪自慰,明朝他顾,诗社墦间。

(0)

山梦

入夜魂无禁,皇恩亦已渥。

故山不时归,岁晚归逾数。

(0)

秋日同幼宁兄李豹奴张秋姬泛舟采莲日暮始归·其二

玉腕纤纤荡桨迟,双鬟风卷绿丝丝。

芙蓉隔水相迎笑,妒杀佳人绝世姿。

(0)

宿永泰寺

寒灯依古刹,兹夕益凄其。

别路五千里,归心十二时。

臈残春气近,计拙梦魂知。

惟有疏梅月,临窗映一枝。

(0)

青榕

青榕在东园,超然出云姿。

严霜殄异类,高荫正不衰。

吾爱此幽质,端贞道所宜。

时来弄清阴,千载结幽期。

春风桃李花,芳菲亦何为。

(0)
诗词分类
母亲 战争 劳动 励志 清明节 老师 冬天 边塞 孤独 讽刺 豪放 咏物 写花 闲适 牡丹
诗人
富弼 任昉 谢惠连 王湾 卢延让 贾至 张继 卢象 武三思 郑成功 徐有贞 萧颖士 丘迟 赵执信 卢肇 吴嘉纪 刘凤诰 李冶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