凤纪初膺箓,龙颜昔在田。
鸣祠凭陇嶂,召雨窃泾川。
受律威丹浦,扬兵震阪泉。
止戈基此地,握契硉斯年。
六辔乘秋景,三驱被广㙻。
凝笳入晓啭,析羽杂风悬。
塞云衔落日,关城带断烟。
回舆登故垒,驻跸想荒阡。
岁月方悠夐,神功逾赫然。
微臣愿奉职,导礼翠华前。
凤纪初膺箓,龙颜昔在田。
鸣祠凭陇嶂,召雨窃泾川。
受律威丹浦,扬兵震阪泉。
止戈基此地,握契硉斯年。
六辔乘秋景,三驱被广㙻。
凝笳入晓啭,析羽杂风悬。
塞云衔落日,关城带断烟。
回舆登故垒,驻跸想荒阡。
岁月方悠夐,神功逾赫然。
微臣愿奉职,导礼翠华前。
这首诗描绘了皇帝经过曾经发生过战争的地点时的场景,充满了对历史的回顾与敬仰。首句“凤纪初膺箓”以凤纪开篇,象征着新君登基,接着“龙颜昔在田”则暗指先帝的英明与智慧。诗人通过“鸣祠凭陇嶂,召雨窃泾川”描绘了祭祀天地、祈求雨水的情景,体现了古人对自然的敬畏与利用。
“受律威丹浦,扬兵震阪泉”两句,展现了军队的威严与气势,丹浦、阪泉是古代著名的战场,这里借指战争之地。接着“止戈基此地,握契硉斯年”表达了以和平代替战争的决心,以及对历史的铭记。
“六辔乘秋景,三驱被广㙻”描绘了皇帝出行的壮观景象,六辔代表皇家仪仗,三驱则是古代狩猎的规矩,广㙻可能是指广阔的田野或战场。接下来的“凝笳入晓啭,析羽杂风悬”则通过音乐与自然风声的描写,营造出一种庄严肃穆的氛围。
“塞云衔落日,关城带断烟”描绘了黄昏时分的边塞景色,云彩与夕阳相接,关城笼罩在淡淡的烟雾之中,富有诗意的同时也蕴含着历史的沧桑感。“回舆登故垒,驻跸想荒阡”则表达了对历史遗迹的探访与怀念,回望过去,思考历史的意义。
最后,“岁月方悠夐,神功逾赫然”强调时间的漫长与历史功绩的伟大,而“微臣愿奉职,导礼翠华前”则表明诗人作为臣子,愿意尽心尽力,为君王服务,维护礼仪秩序。
整体而言,这首诗不仅展现了宏大的历史场景,也蕴含了深沉的历史反思与对未来的期望,是一首具有深厚文化底蕴的作品。
宛转怜香,徘徊顾影,临芳更倚苔身。
多谢残英,飞来远远随人。
回头却望晴檐下,等几番、小摘微薰。
到而今、独袅鞭梢,笑不成春。
愁吟未了烟林晓,有垂杨夹路,也为轻嚬。
今夜山窗,还□□绕梨云。
行囊不是吴笺少,问倩谁、去写花真。
待归时,叶底红肥,细雨如尘。
霞铄帘珠,云蒸篆玉,环楼婉婉飞铃。
天上王郎,飙轮此地曾停。
秋香不断台隍远,溢万丛、锦艳鲜明。
事成尘,鸾凤箫中,空度歌声。
臞翁一点清寒髓,惯餐英菊屿,饮露兰汀。
透屋高红,新营小样花城。
霜浓月淡三更梦,梦曼仙、来倚吟屏。
共襟期,不是琼姬,不是芳卿。
桥尾星沈,街心尘敛,天公还把春饶。
桂月黄昏,金丝柳换星摇。
相逢小曲方嫌冷,便暖薰、珠络香飘。
却怜他、隔岁芳期,枉费囊绡。
人情终似娥儿舞,到嚬翻宿粉,怎比初描。
认得游踪,花骢不住嘶骄。
梅梢一寸残红炬,喜尚堪、移照樱桃。
醉醺醺,不记元宵,只道花朝。
燕卷情丝,蜂黏落絮,天教绾住闲愁。
闲里清明,匆匆粉涩红羞。
灯摇缥晕茸窗冷,语未阑、蛾影分收。
好伤情,春也难留,人也难留。
芳尘满目悠悠。
问萦云佩响,还绕谁楼。
别酒才斟,从前心事都休。
飞莺纵有风吹转,奈旧家、苑已成秋。
莫思量,杨柳湾西,且棹吟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