营门人静大旗凉,陇右山河气莽苍。
万马无声秋月皎,催诗更补菊花觞。
营门人静大旗凉,陇右山河气莽苍。
万马无声秋月皎,催诗更补菊花觞。
这首诗描绘了边疆军营的宁静夜晚,通过细腻的景物描写,展现了边关的壮丽与肃穆。首句“营门人静大旗凉”以“人静”和“大旗凉”营造出一种深沉而略带寒意的氛围,暗示着军营的庄严与守卫者的警觉。接着,“陇右山河气莽苍”一句,将视野扩展至辽阔的山河,用“莽苍”一词生动地描绘出边疆的雄浑与苍茫,体现了诗人对边关壮丽景色的赞叹。
“万马无声秋月皎”进一步渲染了夜晚的宁静,万马不鸣,只有皎洁的秋月洒下银辉,营造出一种静谧而神秘的意境。这不仅表现了环境的寂静,也暗含着边关将士们在夜色中坚守岗位的庄重与肃穆。
最后一句“催诗更补菊花觞”,则以“催诗”二字巧妙地将自然景象与人文情感相融合,既表达了诗人被眼前美景激发创作灵感的情怀,又通过“菊花觞”这一细节,增添了诗中的生活气息和季节感,使整首诗显得既高雅又不失温馨。
综上所述,这首诗通过细腻的笔触,成功地描绘了一个边关夜晚的宁静与壮美,以及其中蕴含的人文情怀,展现了诗人对边疆景色的独特感悟和对边关将士们的敬仰之情。
幽人睡正熟,不知江雨来。
惊风飒然起,声若山岳摧。
起坐不复寐,万感集老怀。
忆年十四五,读书松下斋。
寒夜耿难晓,孤吟悄无侪。
虫语一灯寂,鬼啼万山哀。
雨声正如此,壮心滴不灰。
即今踰知命,已先十年衰。
不知后此者,壮心肯更回。
旧学日疏芜,书册久尘埃。
圣处与天似,而我老相催。
坐念慨未已,东窗晨光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