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为裁诗步竹轩,有时凝思过朝昏。
篇成敢道怀金璞,吟苦唯应似岭猿。
迷兴每惭花月夕,寄愁长在别离魂。
凭君把卷侵寒烛,丽句时传画戟门。
多为裁诗步竹轩,有时凝思过朝昏。
篇成敢道怀金璞,吟苦唯应似岭猿。
迷兴每惭花月夕,寄愁长在别离魂。
凭君把卷侵寒烛,丽句时传画戟门。
这首诗是唐代诗人杜牧的作品,内容表达了诗人对友人的思念和对诗歌创作的自信。在这里,我将提供对这首诗的鉴赏,而非简单的重复。
首句“多为裁诗步竹轩”透露诗人常在竹轩中修饰文章,展示了他对文学创作的专注与执着。接着,“有时凝思过朝昏”则描绘出诗人在黎明前的沉思状态,表达了内心的深沉情感。
“篇成敢道怀金璞,吟苦唯应似岭猿”中的“金璞”常喻指珍贵之物,这里象征着诗人的作品;而“吟苦唯应似岭猿”则表达了诗人对自己作品的高标准和严苛要求,犹如山中猛兽般不易满足。
“迷兴每惭花月夕,寄愁长在别离魂”一句通过“迷兴”二字传递出诗人在美好景致中也难以忘却对远方亲友的思念之情。这里的“花月夕”是中国古典文学中常用来形容夜晚美丽场景的词汇,而“别离魂”则强化了这种离愁。
“凭君把卷侵寒烛,丽句时传画戟门”中,“凭君把卷”表达了诗人希望自己的作品能够流传,并通过“侵寒烛”来形容夜以继日的专注创作。最后,“丽句时传画戟门”则是诗人对自己作品的美好评价,希望它们能像古代名将挂在战车上的旗帜一样被世人传颂。
整首诗不仅展现了杜牧的文学才华,更透露出他作为文人的情感世界和对友情的珍视。在这里,他通过对自然美景的描绘,表达了内心的深沉情感和对远方友人的思念之情。
毬门高结春如海,紫袖垂垂剪双綵。
薛王力倦宋王来,兴废宫前花正开。
侍儿弄笛申王醉,更有岐王拥花睡。
春风不动草如铺,兄弟怡怡入画图。
黄门拥入五花帐,官奴谩鼓花奴唱。
博山火爇水沉香,富贵从来自天降。
迟迟春日下龙楼,花萼联辉雨气浮。
大被渐寒歌管歇,三郎别领阿环游。
山斯沧,水斯浪,我所思兮寿之乡。
西不渡河,南不踰梁,乃在东一方。
泗水流其域,岱岳立其傍。
青松百亩悬高堂,中有瑶琴曲思长。
曲思长,不可忘。千里共明月,百里同家乡。
家乡迥难得,斯人安可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