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斯沧,水斯浪,我所思兮寿之乡。
西不渡河,南不踰梁,乃在东一方。
泗水流其域,岱岳立其傍。
青松百亩悬高堂,中有瑶琴曲思长。
曲思长,不可忘。千里共明月,百里同家乡。
家乡迥难得,斯人安可望。
山斯沧,水斯浪,我所思兮寿之乡。
西不渡河,南不踰梁,乃在东一方。
泗水流其域,岱岳立其傍。
青松百亩悬高堂,中有瑶琴曲思长。
曲思长,不可忘。千里共明月,百里同家乡。
家乡迥难得,斯人安可望。
这首诗以深情的笔触描绘了对远方家乡的思念之情。开篇以“山斯沧,水斯浪”起兴,形象地勾勒出广阔无垠的自然景象,为后文的思乡之情营造了宏大的背景。接着点明思乡的方向,“西不渡河,南不踰梁,乃在东一方”,将思念的对象具体化,虽远隔千山万水,但心中始终牵挂着那片土地。
诗人进一步描述了家乡的自然风光,“泗水流其域,岱岳立其傍”,生动展现了家乡的地理风貌,山川河流,皆是思乡情感的寄托。随后,通过“青松百亩悬高堂,中有瑶琴曲思长”两句,将家乡的景物与个人情感巧妙融合,青松象征着家乡的永恒与坚韧,瑶琴则寄托了对家乡深深的思念和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曲思长,不可忘”表达了思念之情的深沉与持久,即使相隔千里,明月之下,仍能感受到家乡的温暖与亲切。“千里共明月,百里同家乡”运用对比手法,强调了无论距离多远,心中的家乡永远是那个最温暖、最熟悉的地方。“家乡迥难得,斯人安可望”则表达了对家乡难以触及的感慨,以及对家乡人的深切思念。
整首诗情感真挚,语言优美,通过对家乡景色的细腻描绘和对思念之情的深刻表达,展现了诗人对家乡的深厚情感和对远方亲人的深切挂念。
我来太学谒孔庙,下观戟门石鼓陈。
之罘诅楚几埋没,此石照耀垂千春。
苔昏藓涩读难下,虫彫鸟剥细不分。
古画诘曲蛟龙隐,石气惨淡烟雾氛。
周王功勋史籀笔,数石散落岐阳滨。
中兴气象岂复睹,大篆意格谁曾闻。
先秦文字稍近古,两汉摹拓多失真。
六朝以来尚靡丽,钟王往往称通神。
唐韩宋轼递歌叹,长篇险韵何悲辛。
大观之间入汴国,君王好艺崇斯文。
高驼巨舰远载玫,金填玉嵌传相珍。
靖康乘舆忽播荡,保和玩物随烟尘。
神驱鬼守散复聚,至宝岂得空沉沦。
文皇北来定燕鼎,不置太庙留成均。
博士无烦上书请,诸生颇得亲讲询。
虚廊画壁安置稳,大厦长檐覆盖新。
不随钟鼎怨磨灭,已与琬琰争嶙峋。
平生博览爱古迹,世上墨本徒纷纭。
此虽残缺岁已久,尚觉只字轻千缗。
璧池日月动华衮,奎阁星斗罗贞珉。
呜呼孔庙在万世,此石与庙长无湮。
《观石鼓歌》【明·何景明】我来太学谒孔庙,下观戟门石鼓陈。之罘诅楚几埋没,此石照耀垂千春。苔昏藓涩读难下,虫彫鸟剥细不分。古画诘曲蛟龙隐,石气惨淡烟雾氛。周王功勋史籀笔,数石散落岐阳滨。中兴气象岂复睹,大篆意格谁曾闻。先秦文字稍近古,两汉摹拓多失真。六朝以来尚靡丽,钟王往往称通神。唐韩宋轼递歌叹,长篇险韵何悲辛。大观之间入汴国,君王好艺崇斯文。高驼巨舰远载玫,金填玉嵌传相珍。靖康乘舆忽播荡,保和玩物随烟尘。神驱鬼守散复聚,至宝岂得空沉沦。文皇北来定燕鼎,不置太庙留成均。博士无烦上书请,诸生颇得亲讲询。虚廊画壁安置稳,大厦长檐覆盖新。不随钟鼎怨磨灭,已与琬琰争嶙峋。平生博览爱古迹,世上墨本徒纷纭。此虽残缺岁已久,尚觉只字轻千缗。璧池日月动华衮,奎阁星斗罗贞珉。呜呼孔庙在万世,此石与庙长无湮。
https://shici.929r.com/shici/jxMJ2.html
翩翩南图鸟,昔是北溟鲲。
才见抟风一日起,忽看垂趐九天云。
樊生此行览吴越,大江石城通日月。
岧岧南京十二楼,波浪蹴踏金银阙。
尔上金陵望帝关,星河北极开幽燕。
丈夫常怀金海志,才人亦赋两都篇。
排空万里有毛质,再接扶摇上九天。
高城郁莽苍,永路多荆棘。
日气夕冷阴,游氛浩无极。
城边古时丘,宿草蔓于域。
树木何萧萧,狐狸鸣其侧。
访古思轩辕,嵚崟何由陟。
伊昔奋龙战,明明庶邦式。
神驭飘鼎湖,乌号缅玄德。
遗踪迈荒野,盛烈存兹国。
谁云戡乱功,不俟干戈力。
风云变俄顷,明晦古难测。
薄暮穷林中,惄焉长太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