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彭城》
《彭城》全文
宋 / 李思衍   形式: 七言律诗  押[歌]韵

一水渊渟绿不波,四山玉立碧嵯峨。

城头刍石黄楼赋,台上风云赤帝歌。

竹帛有香豪杰在,山河无恙废兴多。

男儿要作千年调,戏马台高石可磨。

(0)
注释
渊渟:形容湖水深而静止。
玉立:形容山峰直立如玉。
刍石:指用草料喂养的马匹和石头,代指城楼。
戏马台:古代名胜,此处象征建功立业的地方。
翻译
清澈的湖水静如镜,四周青山翠绿挺拔。
城头的黄色楼阁吟诵着诗篇,台上风云翻腾,仿佛赤帝在歌唱。
英雄事迹刻在竹简上仍有香气,江山依旧,朝代更迭频繁。
男子汉应有长远志向,戏马台虽高,石头也能磨砺意志。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雄浑壮丽的山水画卷,诗人以其深厚的笔力勾勒出一片宁静而又充满力量的自然景观。"一水渊渟绿不波"展现了水面如镜般平静而深邃,水色呈现出一种幽深的绿意,仿佛可以映射出天地之间的一切。而"四山玉立碧嵯峨"则形象地表达了四周山峰的挺拔和险峻,它们如同玉石雕琢而成,坚固而不屈。

诗人接着笔触转至城头,"刍石黄楼赋"中的"刍"字生动地描绘出古老城墙上覆盖着青苔,显示了岁月的痕迹。而"台上风云赤帝歌"则让人们联想到历史上的英雄人物,他们或许曾在这座高台上纵观四方,胸怀壮志。

接下来的"竹帛有香豪杰在"中,“竹帛”一词不仅形容了竹子的清新,更暗示了一种文化和精神的传承。"山河无恙废兴多"则表达了诗人对于历史变迁的感慨,尽管世事如梦,但山河依旧,这份永恒与变化形成了鲜明对比。

最后,"男儿要作千年调"展现了诗人对于英雄人物那种跨越时代、留名青史的渴望。而"戏马台高石可磨"则通过描写高台上驯服的战马和坚硬的石头,传递出一种坚韧不拔、勇往直前的精神。

整首诗通过对自然景观与人文历史的描绘,展现了诗人对于英雄气概和永恒价值的追求,以及他对国家兴衰和个人理想的深刻思考。

作者介绍

李思衍
朝代:宋

李思衍(?~一二九○),字昌翁,一字克昌,号两山,馀干(今属江西)人。宋时事迹不详。元世祖至元十二年(一二七五),伯颜率元兵渡江,以思衍权乐平,寻授袁州治中,入为国子司业。二十五年以礼部侍郎奉使安南,还授浙东宣慰使。二十七年召入觐,拟拜南台御史,以疾卒。有《两山集》、《天南行稿》,皆已佚。事见《元诗选》二集《两山稿》、清同治《馀干县志》卷一一。今录诗二十五首。
猜你喜欢

夜坐

驱蚊无术但抓肤,灯火无因暂映书。

半夜西风吹急雨,芭蕉声响竹萧疏。

(0)

红蕉

旧馆彤云谁解赋,朱光绿润感遗芳。

词人自古伤流落,安得移根贡玉堂。

(0)

次子都兄借杨凝式帖韵·其二

前朝惟有杨虚白,心画心声独擅功。

身絷南冠怀洛寺,恨无北客话高嵩。

(0)

建仓解归诗复徐意一二首·其一

恨未澄清尽,孤踪己不安。

缪悠臣罪大,感激上恩宽。

乡国三千里,人心百八盘。

梦归今始验,为我谢言官。

(0)

流泉引

泉涓涓兮出重山,回抱山麓兮入于苍渊。

流来孔多兮自溢于林间,出始一勺兮下合成川。

塍有稻兮垄有黍,聚以时兮令以鼓。

削高增卑兮酾渠络缕,人不爱力兮挥锸如雨。

川流浚兮来无穷,泥五斗兮水一钟。

旱暵则引兮淫潦则通,自今以往兮乐我良农。

礼有经兮岁有蜡,羊豕盈牢兮农舞于社。

椒香桂绿兮云车满野,敬谢有功兮宜奠于泉下。

吾之将归兮星律回秋,告邦人兮导畎浍之常流。

欲泉利之专兮先耘耨之不偷,无忘吾语兮若吾岁之来游。

(0)

郊居五首·其四

岁回秋向闰,九日菊未华。

青青东篱下,强起折还家。

岂无樽中酒,对之空叹嗟。

后日开已晚,弃置今如何。

(0)
诗词分类
怀古 咏史怀古 杨柳 登高 悼亡 叙事 除夕 怀远 托物言志 七夕节 乐观 地点 抒情 赠答 写雪 西湖 写水 生活
诗人
陈均 韦丹 蔡必胜 包播 裴廷裕 范纯礼 蓝采和 湘驿女子 盛度 王仲元 赵光远 刘程之 苏瑰 李夫人 柳泌 开元宫人 阎立本 魏知古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