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阳为孝子,王尊未能非。
管仲有老母,鲍叔独能知。
同途不同行,亦各有所思。
今或有斯人,执鞭吾不辞。
王阳为孝子,王尊未能非。
管仲有老母,鲍叔独能知。
同途不同行,亦各有所思。
今或有斯人,执鞭吾不辞。
这首诗通过对比王阳与王尊、管仲与鲍叔之间的孝道与理解,展现了不同人物在面对家庭责任与个人追求时的抉择。诗中提到的“王阳”与“王尊”可能指的是历史上著名的孝子故事,而“管仲有老母”则暗示了管仲在处理个人事业与照顾母亲之间所面临的抉择,鲍叔则被赞扬为能够理解并支持管仲的人。
“同途不同行,亦各有所思”,这句话点明了每个人在面对相似情境时,基于自身价值观和生活经历的不同选择。最后,“今或有斯人,执鞭吾不辞”,表达了诗人对于能够像管仲那样在面临家庭与事业冲突时做出正确选择的人的敬佩,并愿意效仿其精神,即使需要放弃某些个人利益。
整体而言,这首诗不仅探讨了孝道与个人价值取向的主题,还强调了理解和牺牲的重要性,以及对那些能够在复杂情境下做出明智决策的人的尊重。
宝刀切石如春泥,雕剜成器青玻璃。
吾尝阅视得而有,惜不自用长提携。
前时过君铜驼陌,门巷深僻无轮蹄。
呼儿烹茶酌白酒,陶器自称藿与藜。
爱君居贫趣閒放,一语不涉青云梯。
嗟予都城走尘土,日远樽杓愁盐齑。
缄封不启置墙角,顿撼时作琼瑶嘶。
争如特寄邵高士,书帙几杖同幽栖。
荷锄剩治田间秽,抱瓮勤灌园蔬畦。
明年春酒或共酌,为我扫石临清溪。
危亭临霁景,金碧迥纷纷。
天映中原气,山横万古云。
夕阳寒未敛,孤鹜远犹闻。
俯仰怀前哲,清樽为苾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