池莲已谢,篱菊又残,正念远人天际。
塞雁南来,带得一封书至,且先看、两个平安字。
欲慰我、离愁万种,谁知翻触愁起。廿载蚕丛寄。
总浪负年华,薄名微利。急整归鞭,鬓发料非昔矣。
怎而今、不把瓜期记。
越看那、红笺细楷,觉心情如醉。
池莲已谢,篱菊又残,正念远人天际。
塞雁南来,带得一封书至,且先看、两个平安字。
欲慰我、离愁万种,谁知翻触愁起。廿载蚕丛寄。
总浪负年华,薄名微利。急整归鞭,鬓发料非昔矣。
怎而今、不把瓜期记。
越看那、红笺细楷,觉心情如醉。
这首《卜算子慢·得客中信》由清代诗人张素所作,情感深沉,词意婉转,描绘了诗人收到远方友人信件时复杂的心情。
开篇“池莲已谢,篱菊又残”,以自然景象的凋零暗示时光流逝与人事变迁,营造出一种淡淡的哀愁氛围。“正念远人天际”则直接点明了思念之情,将读者引入一个遥远的空间,感受到诗人对远方友人的深切挂念。
“塞雁南来,带得一封书至”,通过雁传书信的典故,巧妙地将时空距离拉近,让读者仿佛能感受到信件跨越千山万水带来的温暖与慰藉。接着“且先看、两个平安字”,表达了诗人收到信件后最关心的是对方是否安好的朴素愿望,这种情感真挚而动人。
“欲慰我、离愁万种,谁知翻触愁起”,诗人原本希望信中能带来安慰,却没想到反而触动了更深的离愁别绪,这种矛盾的心理状态,展现了诗人情感的细腻与复杂。
“廿载蚕丛寄。总浪负年华,薄名微利。”诗人回顾过去二十年的生活,感叹自己曾虚度光阴,追求名利,但最终发现这些都显得微不足道,流露出对过往生活的反思与遗憾。
“急整归鞭,鬓发料非昔矣。”诗人意识到自己已不再年轻,岁月匆匆,不禁加快了归家的步伐,预感未来的自己将大不如前,流露出对时光易逝的感慨。
“怎而今、不把瓜期记。”“瓜期”在这里可能指的是某种约定或期待,诗人现在却忘记了这个重要的日子,表达了内心的迷茫与失落。
“越看那、红笺细楷,觉心情如醉。”最后,诗人再次回到信件本身,红笺上的细楷文字让他感到既温暖又心醉,这种情感的转变,或许是对友情的珍视,也可能是对生活重新燃起的希望。
整首词通过细腻的情感描写和丰富的象征手法,展现了诗人面对离别与思念时的复杂心境,以及对时间、人生价值的深刻思考,具有很高的艺术感染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