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月风涛壮,渡江愁远人。
舟航那可恃,童仆转须亲。
日射黄牛渚,天低石马津。
向来临眺地,及此故伤情。
二月风涛壮,渡江愁远人。
舟航那可恃,童仆转须亲。
日射黄牛渚,天低石马津。
向来临眺地,及此故伤情。
这首明代诗人刘崧的《赠赵录判之九江兼柬孙伯虞(其二)渡江》描绘了二月江面上汹涌的风浪,诗人乘船过江时内心充满忧虑,对远方的朋友表达了深深的挂念。他意识到在这样的环境下,船只并非可靠的交通工具,连童仆都显得尤为重要,需要亲自照应。诗人沿途经过黄牛渚和石马津,这些地名增添了旅途的艰辛感。最后,诗人站在江边远眺,回忆过往,不禁因眼前的景象而触动情怀,倍感伤怀。整首诗通过江上风涛、人事亲疏与地理景物的描绘,展现了诗人对友人的牵挂和自身的孤独感。
步出夏门,登山望海。峨峨玄圃,茫茫安在。
颓阳悬车,夜光在天。安得人生,常保少年。
金城之上,十二玉楼。宁有羽翼,以往遨游。
仙人宁封,曾饵飞鱼。我非常伯,空思石蕖。
青鸐不鸣,黄河未清。太平何时,白发巳生。
舜崩苍梧,丘殂东鲁。古来圣贤,皆入黄土。
秋风鸣条,春花盈树。时如驷马,超腾不住。
何不鼓瑟,嗟哉此言。戚戚多悲,强歌无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