步出夏门,登山望海。峨峨玄圃,茫茫安在。
颓阳悬车,夜光在天。安得人生,常保少年。
金城之上,十二玉楼。宁有羽翼,以往遨游。
仙人宁封,曾饵飞鱼。我非常伯,空思石蕖。
青鸐不鸣,黄河未清。太平何时,白发巳生。
舜崩苍梧,丘殂东鲁。古来圣贤,皆入黄土。
秋风鸣条,春花盈树。时如驷马,超腾不住。
何不鼓瑟,嗟哉此言。戚戚多悲,强歌无欢。
步出夏门,登山望海。峨峨玄圃,茫茫安在。
颓阳悬车,夜光在天。安得人生,常保少年。
金城之上,十二玉楼。宁有羽翼,以往遨游。
仙人宁封,曾饵飞鱼。我非常伯,空思石蕖。
青鸐不鸣,黄河未清。太平何时,白发巳生。
舜崩苍梧,丘殂东鲁。古来圣贤,皆入黄土。
秋风鸣条,春花盈树。时如驷马,超腾不住。
何不鼓瑟,嗟哉此言。戚戚多悲,强歌无欢。
这首明代诗人黄省曾的《步出夏门行》描绘了作者登高远眺,感叹时光易逝、人生无常的情景。首句“步出夏门,登山望海”展现了诗人出行的场景,接下来的“峨峨玄圃,茫茫安在”寓言般地表达了对仙境的向往和对现实的迷茫。诗人感慨“颓阳悬车,夜光在天”,暗示岁月如流,青春不再。
“安得人生,常保少年”直接表达了对青春永驻的渴望,而“金城之上,十二玉楼”则象征着理想中的仙界生活。诗人以“仙人宁封,曾饵飞鱼”的典故自比,表达出对超脱尘世的追求,但又感叹自己“非常伯,空思石蕖”,未能如愿。
“青鸐不鸣,黄河未清”借自然景象寓言人间未达太平,个人已生白发,流露出深深的忧虑。“舜崩苍梧,丘殂东鲁”借古代圣贤的去世,暗示历史的无情与人生的短暂。最后,“秋风鸣条,春花盈树”描绘四季更替,时间飞逝,“时如驷马,超腾不住”形象地表达了对时光流逝的无奈。
整首诗情感深沉,既有对仙境的向往,又有对现实的哀叹,通过自然景象和历史典故,表达了诗人对生命的感慨和对理想的追寻,以及对太平盛世的期盼。结尾处“何不鼓瑟,嗟哉此言”和“戚戚多悲,强歌无欢”则流露出诗人内心的忧郁和无法排遣的悲伤。
山中归兮景暮,筵白云兮饯俎,汲甘泉兮为酌,列西山兮为簠。
鸣山鸟兮当歌,袅游丝兮缕舞,欢饯君归兮君生悲,北顾黄云兮横烟雾。
山中景兮人不知,归见外人兮不足为道。
紫燕双飞,绿窗人静,回忆帘栊深住。
任东风、剪不断万缕情丝,一声杜宇,催春归去。
剩梨花、朱门深闭,怕别离情绪,比伤春更加十倍。
枨触年华成逝水,并作愁滋味。
一片弄阴斜照里,目盼断、岭云江树。
去后思量,晓风残月人何处。
几时又,茶榻酒灯重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