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次韵连通州祷雨弥勒像二绝句·其一》
《次韵连通州祷雨弥勒像二绝句·其一》全文
宋 / 项安世   形式: 七言绝句  押[冬]韵

欲呼弥勒下天宫,云叶森森意已浓。

尘世为霖消底物,葛陂龙是向来筇。

(0)
注释
弥勒:佛教中的欢喜佛,象征智慧和慈悲。
天宫:指佛教中诸神居住的天界。
云叶:形容云层密集如树叶。
森森:形容树木丛密或云层厚重。
尘世:人间,世俗世界。
为霖:比喻广施恩泽,降雨润泽。
葛陂:地名,在今江西南昌附近,传说有龙出没。
龙是:比喻有力量或权威的事物。
向来:一直以来,向来如此。
筇:竹杖,古人出行常携带,此处代指龙杖。
翻译
想叫弥勒从天宫降临,云彩密布,气氛浓厚。
世间万物渴望甘霖,葛陂的龙杖似乎能带来这样的恩赐。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项安世所作的《次韵连通州祷雨弥勒像二绝句》中的第一首。诗人以想象的方式,将弥勒佛从天宫降临人间的情景描绘出来。"欲呼弥勒下天宫"一句,表达了对祈雨的期待和对神明的虔诚,仿佛通过呼唤,可以引来佛祖的庇佑。"云叶森森意已浓"则通过密集的云彩,渲染出浓厚的神秘气氛和祈雨的迫切心情。

接着,诗人思考世间万物在久旱中渴望甘霖,"尘世为霖消底物",意味着无论世间万物多么需要雨水,都难以形容其饥渴的程度。最后,诗人以"葛陂龙是向来筇"作结,借用了葛陂龙的典故,寓意只有借助神灵的力量,如葛陂龙这样的祥瑞之物,才能带来降雨,解决干旱问题。整首诗寓言性强,富有深意,展现了诗人对祈雨仪式的虔诚和对自然现象的深刻理解。

作者介绍

项安世
朝代:宋

项安世(1129--1208),孝宗淳熙二年(1175年)进士,光宗绍熙四年(1193年)任秘书省(管理皇家典籍)正字,隔年为校书郎兼实录院检讨官。宁宗庆元元年出通判池州,开禧二年(1206年)起知鄂州,迁户部员外郎、湖广总领。及后以太府卿终其官职。庆元年间因谪居江陵,足不出户,专事研究,于《左传》、《周易》诸经皆有见解,项安世自谓其学得自程颐《易传》,纪晓岚评价:“安世之经学深矣,何可轻诋也。”嘉定元年(1208年)卒。有《周易玩辞》十六卷、《项氏家说》、《平庵悔稿》等。其生平可见于《馆阁续录》、《宋史
猜你喜欢

雍雍者鸿十六章·其六

人亦有言,藐尔诸孤。惟母其腹之,侯我慈闱。

匪惟腹之,乃训勖之。诗书世德,颂之读之。

先休煌煌,遐不续之。

(0)

荧火

一茎秋际草,羽化出芳洲。

笑杀然脐照,欢同秉烛游。

争光星点点,弄月夜悠悠。

自有冰心在,平生岂暗投。

(0)

感怀三首·其一王御史度

东昌始捷犒师旋,此外南军溃莫前。

一死幸能存十族,寸心私可谢诸贤。

莓苔坐石留萧寺,藏菊秋尝失介田。

不是博闻黄祭酒,孤忠沦没孰为传。

(0)

晓漏

白简朱衣晓漏催,平明春色御门开。

不知辇下承恩者,谁从銮舆入楚来。

(0)

住庵

广池高竹小茅庵,咒语频宣义不谙。

久住僧衣偏借著,瘦容人拟是瞿昙。

(0)

金陵怀古

王气升沉想象中,蚤潮云白暮潮红。

楼台六代归荒草,礼乐先皇出故宫。

未信长淮终不返,有时明月自当空。

行人南向诸陵近,潦水那堪荐晚风。

(0)
诗词分类
哲理 送别 端午节 思念 友情 月亮 重阳节 人生 寒食节 悼念 赞美 中秋节 田园 山水 思乡 夏天 爱情
诗人
金人瑞 叶衡 狄仁杰 李旦 刘几 陈昌齐 惟俨 凌廷堪 任伯雨 西鄙人 虞姬 刘令娴 李夔 华允诚 曾公亮 胡深 徐俨夫 李元纮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