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气升沉想象中,蚤潮云白暮潮红。
楼台六代归荒草,礼乐先皇出故宫。
未信长淮终不返,有时明月自当空。
行人南向诸陵近,潦水那堪荐晚风。
王气升沉想象中,蚤潮云白暮潮红。
楼台六代归荒草,礼乐先皇出故宫。
未信长淮终不返,有时明月自当空。
行人南向诸陵近,潦水那堪荐晚风。
这首《金陵怀古》由明代末年至清代初期的诗人王邦畿所作,通过对南京(古称金陵)的描绘,表达了对历史变迁与人事兴衰的感慨。
首联“王气升沉想象中,蚤潮云白暮潮红”以想象中的景象开篇,将金陵的自然风光与历史氛围融为一体。早晨的云朵如雪般洁白,傍晚的潮水映照着红色的天际,既展现了金陵的自然之美,也暗喻了历史的起伏与更迭。
颔联“楼台六代归荒草,礼乐先皇出故宫”则转入对历史的回顾。六代楼台如今只剩下荒草覆盖,昔日的繁华与礼乐已随时间流逝,迁往他处的先皇宫殿,象征着政权的更替与历史的轮回。
颈联“未信长淮终不返,有时明月自当空”表达了对历史变迁的思考。长淮河虽历经沧桑,但总有回归之时;明月虽常被云遮,但总能照亮夜空。这里寓含了对历史循环与未来希望的期待。
尾联“行人南向诸陵近,潦水那堪荐晚风”则将视角转向现实,描绘了行人在南向的陵墓旁,面对着积水与晚风,心中涌起的复杂情感。积水象征着历史的泪水与哀思,晚风则可能是对逝去时光的轻抚与怀念。
整体而言,《金陵怀古》通过细腻的景物描写和深邃的历史反思,展现了诗人对过去与未来的深刻思考,以及对历史变迁的感慨。
五溪岸。
傍行人、鹙船细桨,阴崖树底,懊恼哀音频唤。
双双锦羽相逐,忽又穿入,蛮花寻不见。
最难听处,是前滩、月黑梦残啼遍。帆柁转。
楚竹湘烟,几回肠断。留我多情,还胜子规悽惋。
雁婿漫思衔去,生爱南飞,肯随芦塞远。
客归重忆,向春楼、越女画衫中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