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茎秋际草,羽化出芳洲。
笑杀然脐照,欢同秉烛游。
争光星点点,弄月夜悠悠。
自有冰心在,平生岂暗投。
一茎秋际草,羽化出芳洲。
笑杀然脐照,欢同秉烛游。
争光星点点,弄月夜悠悠。
自有冰心在,平生岂暗投。
这首诗以“荧火”为题,描绘了秋日草丛中萤火虫的生动景象。诗人巧妙地将萤火虫比作羽化的精灵,从芳香的洲渚间飞出,其生命力之顽强,仿佛能笑对天边的星辰,与友人一同享受夜晚的欢乐时光。萤火虫的光芒虽微小,却如同繁星点点,照亮了夜空,与月光相映成趣,营造出一种悠长而宁静的氛围。
诗中的“冰心”二字,寓意着萤火虫内心纯净无瑕,即使在微弱的光芒中,也能坚守自我,不被外界所影响。这不仅是对萤火虫自然属性的赞美,也是诗人对其精神品质的高度评价。整首诗通过细腻的笔触和丰富的想象,展现了萤火虫这一自然现象背后蕴含的哲理与美感,表达了诗人对自然界的深刻感悟和对生命意义的思考。
有天斯有地,有君斯有臣。
君臣亦天合,谁云属之人。
君者臣之亲,臣则君之邻。
微虫有蜂蚁,而人岂无伦。
不见唐虞世,五人作同寅。
不见文武时,二公为经纶。
如何衰季世,颓风竟难淳。
全躯保妻子,临危谁致身。
皇天生下民,而必立之君。
端居统万国,宵旰极忧勤。
创业藉神武,守成资圣文。
功德配天地,休声光典坟。
典坟既以远,区宇时并分。
六朝及五部,割标徒纷纭。
此疆而彼界,蒸黎蒙兵氛。
干戈无时息,嗟我赤子群。
边地悲风声鼓角,长天万里愁云薄。
忽闻天使自天来,龙支城门聊一开。
碧眼羌儿屯且守,没蕃老兵无黑首。
马前拜问天可汗,五十年来今健否。
涕流自说山东住,结发从军隶边戍。
一自西戎侵玉关,泾陇烽烟薰两间。
汉军战死音声绝,战骨凭谁埋故山。
十中存者仅三五,哀哀泪滴龙堆土。
旃裘禦雪酪充饥,年深渐解蕃人语。
夜观北斗忆中原,每见花开思故园。
记得来时星火急,亲邻送我出前村。
凭君归报今天子,早发天兵下天水。
假若不来期速死,犹是唐家忠孝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