寻碑问字考前贤,知是隋唐有道仙。
屈指丹成经五代,飞身塔筑已千年。
想应舍利光常在,故尔菩提水似泉。
石不能言空拟议,个中谁解妙机缘。
寻碑问字考前贤,知是隋唐有道仙。
屈指丹成经五代,飞身塔筑已千年。
想应舍利光常在,故尔菩提水似泉。
石不能言空拟议,个中谁解妙机缘。
这首诗《雪庵塔》由清代诗人石琮所作,通过对雪庵塔的描绘与思考,展现了诗人对历史遗迹的深刻感悟以及对禅宗智慧的探索。
首联“寻碑问字考前贤,知是隋唐有道仙”,开篇即以寻访古迹、探究历史为引子,暗示了雪庵塔的历史悠久,仿佛是隋唐时期的高僧留下的痕迹,充满了神秘与敬仰。
颔联“屈指丹成经五代,飞身塔筑已千年”进一步揭示了雪庵塔的年代之久远,从五代时期到如今,历经千年沧桑,依然屹立不倒,象征着时间的流逝与历史的沉淀。
颈联“想应舍利光常在,故尔菩提水似泉”,通过想象雪庵塔内可能存放的舍利光芒永恒,以及周围泉水如同菩提般清澈,表达了对佛教圣物和修行环境的崇敬之情,同时也寓意着内心的纯净与智慧的流淌。
尾联“石不能言空拟议,个中谁解妙机缘”,以石头不能言语却能引发人们无尽的思考作为结尾,强调了自然与人类思想之间的微妙联系,暗示了在雪庵塔这一历史遗迹背后,隐藏着深奥而难以言喻的机缘与智慧,激发读者去探寻和领悟其中的玄妙。
整首诗通过细腻的笔触,不仅描绘了雪庵塔的历史风貌,更蕴含了对历史、宗教、自然与人生的深刻思考,展现了诗人独特的艺术视角和哲学洞察力。
置天立地混沌分,造化含花处处焚。
一阴一阳乃成道,秋石苍苍浪子孙。
玄武朱雀明前路,涌泉真汞守乾坤。
鼎鼎制铅成宝物,姹女藏头不肯出。
十二葫中紫河车,四十二气烈仙窟。
颜如玉,貌如霜,枣叶雄朱修修毕。
手抟日月入炉中,炎炎赫赫魂不失。
非济凡间饥冻疾,不如学道急须出。
水煮冥冥白虎身,兽炉上下两莫测。
大象不游于兔穴,大悟不拘于小节,迷者心差皆总失。
非传下界盲瞽人,灭族亡身不可出。
六歌六歌,尔翱已去往蓬莱,白日霞仙,今古密鹤。
叫前程,洞庭湖,礼我圣祖为留术。
去无声,甘如蜜,一七二七七万毕。
开炉忽见火一团,光彩炎炎赫赫奕。
虽济凡间饥冻疾,不如访道栖金室。
《还丹口诀》【唐·尔朱翱】置天立地混沌分,造化含花处处焚。一阴一阳乃成道,秋石苍苍浪子孙。玄武朱雀明前路,涌泉真汞守乾坤。鼎鼎制铅成宝物,姹女藏头不肯出。十二葫中紫河车,四十二气烈仙窟。颜如玉,貌如霜,枣叶雄朱修修毕。手抟日月入炉中,炎炎赫赫魂不失。非济凡间饥冻疾,不如学道急须出。水煮冥冥白虎身,兽炉上下两莫测。大象不游于兔穴,大悟不拘于小节,迷者心差皆总失。非传下界盲瞽人,灭族亡身不可出。六歌六歌,尔翱已去往蓬莱,白日霞仙,今古密鹤。叫前程,洞庭湖,礼我圣祖为留术。去无声,甘如蜜,一七二七七万毕。开炉忽见火一团,光彩炎炎赫赫奕。虽济凡间饥冻疾,不如访道栖金室。
https://shici.929r.com/shici/QXd2cXm.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