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次韵和昀谷》
《次韵和昀谷》全文
清 / 陈宝琛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尤]韵

销夏吟人接笋稠,君诗独得气之秋。

脏神净与伊蒲习,舌本甘为谏果留。

故垒却来成客燕,横流何意聚閒鸥。

应求阅道年时盛,亦有邮筒往复不?

(0)
鉴赏

这首诗由清代末年至近现代初的诗人陈宝琛所作,名为《次韵和昀谷》。在诗中,陈宝琛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夏日消暑的情景,同时融入了对自然景色的感慨以及对友情的珍视。

首联“销夏吟人接笋稠,君诗独得气之秋”开篇即点明主题,夏日炎炎,吟人聚集,而友人的诗歌独显秋日之气,暗示了诗人在夏日中寻求心灵的清凉与宁静,通过友人的诗作找到了内心的平静与和谐。

颔联“脏神净与伊蒲习,舌本甘为谏果留”进一步深化了这一主题。这里“脏神净”可能是指内心世界的纯净,“伊蒲习”则可能指佛教中的修行,整体表达了诗人追求精神上的净化与提升。“舌本甘为谏果留”则是说诗人愿意倾听并接受友人的建议与批评,以此来促进自我成长与完善。

颈联“故垒却来成客燕,横流何意聚閒鸥”转而描绘了一幅自然景象,旧日的堡垒如今成了飞燕的栖息地,而横流的水面却聚集了悠闲的鸥鸟。这一景象既展现了时间的流逝与自然界的生生不息,也隐含了诗人对于过往与现在的思考,以及对宁静生活的向往。

尾联“应求阅道年时盛,亦有邮筒往复不?”则表达了诗人对于友情与知识交流的渴望。他希望在人生的道路上不断学习与进步,同时也期待着与朋友之间的书信往来,保持心灵的沟通与联系。

综上所述,这首诗不仅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美景的欣赏与感悟,更蕴含了对友情、自我成长以及知识交流的深刻思考。通过细腻的描绘与深邃的哲理,陈宝琛成功地构建了一个充满诗意与哲思的世界。

作者介绍
陈宝琛

陈宝琛
朝代:清

陈宝琛(1848—1935年),字伯潜,号弢庵、陶庵、听水老人。汉族,福建闽县(今福州市)螺洲人。刑部尚书陈若霖曾孙,晚清大臣,学者,官至正红旗汉军副都统、内阁弼德院顾问大臣,为毓庆宫宣统皇帝授读。中法战争后因参与褒举唐炯、徐延投统办军务失当事,遭部议连降九级,从此投闲家居达二十五年之久。赋闲期间,热心家乡教育事业。宣统元年(1909年),复调京充礼学馆总裁,辛亥革命后仍为溥仪之师,1935年卒于京寓,得逊清“文忠”谥号及“太师”觐赠 。
猜你喜欢

始觉

始觉躬耕晚,从谁话此情。

但能安食息,敢复计声名。

留滞烦书信,驱驰愧友生。

有怀愁不尽,归鸟暮云横。

(0)

新亭

满目江山异洛阳,北人怀土泪千行。

不如亡国中书令,归老新亭是故乡。

(0)

桂岭

步步高如月里攀,拂云枝叶伴云间。

开花结子清香远,应似淮南一小山。

(0)

过汉江

西极鳌足折,东南地维倾。

众流竞趋下,汹汹归沧溟。

谁能跨明河,挽此经天行。

世难乘槎翁,此意终冥冥。

(0)

探春令·其三

搦儿身分,测儿鞋子、捻儿年纪。

著一套、时样不肯红,甚打扮、诸馀济。

回头一笑千娇媚。知几多深意。

奈月华、灯影交相照,诮没个、商量地。

(0)

青玉案·其一徐侍郎生辰

芝兰桃李环围著。拥和气、浮帘幕。

寿斝交飞争满酌。

一声珠串,数敲牙板,应有梁尘落。

腰金虽重何曾觉。更看悬鱼上麟阁。

不用祖洲寻灵药。

平时阴德,几人今日,额手称安乐。

(0)
诗词分类
西湖 写水 生活 愤慨 忧国忧民 思亲 伤感 感慨 军旅 离别 乐府 壮志难酬 归隐 和诗 伤逝 泰山 闺怨 羁旅
诗人
陆龟蒙 胡寅 全祖望 程俱 米芾 陈镒 文彦博 于谦 张孝祥 李孝光 陆求可 王炎 何梦桂 诗经 张嵲 朱松 林则徐 韦应物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