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淮阳归兴四首·其一》
《淮阳归兴四首·其一》全文
明 / 何白   形式: 七言律诗  押[灰]韵

淮泗秋风动地来,月明如水雁声哀。

南经伍员吹篪市,北眺曹公较弩台。

归路渐香菰米饭,佳期已负菊花杯。

愁闻烽火连东北,极目浮云黯未开。

(0)
鉴赏

这首明代诗人何白的《淮阳归兴四首(其一)》描绘了秋天淮泗地区壮阔的景象和诗人的情感变化。首句“淮泗秋风动地来”,以夸张的手法展现了秋风之强劲,仿佛能撼动大地,营造出一种肃杀而深沉的氛围。接着,“月明如水雁声哀”通过明亮的月光和哀怨的雁鸣,渲染出凄凉的秋夜气氛。

诗人思绪飘向历史,“南经伍员吹篪市,北眺曹公较弩台”,借伍员和曹操的典故,表达了对历史人物的追思和对自身境遇的感慨。伍员是春秋时期楚国忠臣,吹篪(古代乐器)的典故寓含着诗人怀才不遇的苦闷;曹操则象征着权谋与雄心,弩台则暗示着历史的较量。

“归路渐香菰米饭,佳期已负菊花杯”两句,诗人表达了对家乡和亲朋的思念,以及未能及时相聚的遗憾,香菰米饭和菊花杯都是家乡的风味,承载着诗人的情感寄托。最后一句“愁闻烽火连东北,极目浮云黯未开”,烽火象征战乱,东北方向烽火连天,使诗人内心忧虑,极目远望,只见浮云蔽日,未来前景不明朗。

整体来看,这首诗以秋风、月色、历史典故和自然景物为背景,抒发了诗人归乡心切、怀才不遇以及对时局动荡的忧虑之情。

作者介绍

何白
朝代:明

(?—1628)明浙江永嘉人,字无咎,号丹丘。幼为郡小吏,龙君御为郡司理,异其才,为加冠,集诸名士赋诗以醮之,为延誉海内,遂有盛名。归隐梅屿山中。工画山水竹石,能诗。著有《汲古阁集》。
猜你喜欢

过永宁高座二寺

永宁峰寺僻,高座亦为邻。

曲径无人到,云松自可亲。

异花飘法界,幽草发新春。

安得遗尘事,林中结净因。

(0)

和紫岩太宰

仙家楼阁隐嵯峨,丽景祥烟入槛多。

剑失正怜龙久化,台空犹忆凤曾过。

冶城遗事遥难问,卞庙精忠耿未磨。

风物岂殊桃洞宴,阳春重和郢中歌。

(0)

昌平学宫傍有刘谏议祠翰林诸寮陵祀则寓止祠下予昔备员史官尝两至焉追忆旧游简吴学士王徐二太史·其一

瀛馆虚尘榻,香灯伴古祠。

衣冠秋祀到,风节里贤思。

堂近栖鸾树,泉分采藻池。

俊僚来衮衮,仍续旧题诗。

(0)

夕济黄河

荻丛沙路莽难分,拍岸惊涛骇客闻。

千帆浪里惟看影,一雁天边自叫群。

漫滩积水浑无地,极浦青山半入云。

借问荥城在何处,不堪荒戍闭斜曛。

(0)

赠郑南昌复官昔与逆藩之难

黄绶欣看复在身,却论前事益沾巾。

江关乱后馀残垒,棠树春来泣故民。

人情阅世从翻覆,直道怜君有屈伸。

巳喜拜恩同雨露,可堪回首忆风尘。

(0)

奉送司寇赵公入觐

群公得句锵鸣球,司寇引杯登綵舟。

金函奉表江东发,银汉乘槎天上游。

六月沧洲不知暑,夜泊风烟渺何许。

远势斜分清泗流,新凉早入长杨树。

羡公怀抱有馀清,临流见月几诗成。

调高白雪谁同和,行爱青山自问名。

公今去国巳经时,星履重来上赤墀。

皋陶淑问持邦宪,阅道清忠结主知。

纯皇当日擢群英,三十馀年并列卿。

庙堂正藉经纶业,江海犹传冰糵声。

(0)
诗词分类
重阳节 人生 寒食节 悼念 赞美 中秋节 田园 山水 思乡 夏天 爱情 元宵节 母亲 战争 劳动 励志
诗人
张廷玉 游酢 李开先 李百药 释宗演 鄂尔泰 裴夷直 吴兆骞 上官仪 杜审言 唐求 朱弁 王仁裕 商景兰 沈德潜 富弼 任昉 谢惠连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