谕贼散私财,冥顽不可回。
愤然瞋目骂,吾已戴头来。
一死当凶刃,千家免劫灰。
遗孤元未有,行路为悲哀。
谕贼散私财,冥顽不可回。
愤然瞋目骂,吾已戴头来。
一死当凶刃,千家免劫灰。
遗孤元未有,行路为悲哀。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李昴英的作品,名为《哭清远权宰楼海司法二首(其一)》。从诗中可以看出作者对逝者的哀悼和对时事的愤慨。
"谕贼散私财,冥顽不可回。"
这两句表现了对逝者清远权宰在生前对待不公行为的态度,以及他对那些贪婪之徒的鄙视。"谕贼"意指告诫盗贼,而"散私财"则是指用自己的钱财去救济百姓,这显示了清远权宰的正直和仁慈。"冥顽不可回"则表达了即使在死后,也无法挽回那些顽固不化之人的错误。
"愤然瞋目骂,吾已戴头来。"
这两句诗人表达了自己的愤怒情绪,"愤然"表示强烈的情感波动,而"瞋目骂"则是具体的行为,表现了对不公正的憎恨。"吾已戴头来"意味着作者已经年老,但依旧保持着对正义的执着。
"一死当凶刃,千家免劫灰。"
这两句诗强调了清远权宰在生前为了正义而英勇就义,他的一死换来了千家的平安和避免了灾难的降临。这里的"一死当凶刃"形象地表达了他面对死亡时的英勇态度。
"遗孤元未有,行路为悲哀。"
最后两句诗则是作者在路上行走时,对逝者留下无依无靠的孤儿感到悲哀。这里的"遗孤元未有"意味着逝者的孤独和无后,而"行路为悲哀"则表达了诗人对此种状况深感悲痛。
总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逝者清远权宰生前行为的赞颂,以及对他死后的遗憾的慨叹,展现了诗人对于正义和勇敢精神的崇尚,同时也反映出当时社会的某些问题。
陈君今古焉不学,清渭无心映泾浊。
汉官旧仪重九鼎,集贤学士见一角。
王侯文采似于菟,洪甥人间汗血驹。
相将问道城南隅,无屋正借船官居。
有书万卷绕四壁,樵苏不爨谈至夕。
主人自是文章伯,邻里颇怪有此客。
食贫各仕天一方,佳人可思不可忘。
河从天来砥柱立,爱莫助之涕淋浪。
风雨思齐诗,草木怨楚调。
本无心击排,胜日用歌啸。
僧窗茶烟底,清绝对二妙。
俱含万里情,雪梅开岭徼。
我惭风味浅,砌莎慕松茑。
中朝盛人物,谁与开颜笑。
二公老谙事,似解寂寞钓。
对之空叹嗟,楼阁重晚照。
百亩清阴十万竿,一溪流水四围山。
太平无用经纶者,乞与闲身向此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