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极鳌足折,东南地维倾。
众流竞趋下,汹汹归沧溟。
谁能跨明河,挽此经天行。
世难乘槎翁,此意终冥冥。
西极鳌足折,东南地维倾。
众流竞趋下,汹汹归沧溟。
谁能跨明河,挽此经天行。
世难乘槎翁,此意终冥冥。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宏伟壮观的自然景象,同时也蕴含了深刻的哲理。开篇"西极鳌足折,东南地维倾",通过对比巨大力量与坚固支撑的对立,展现了天地间不可逆转的变化与动荡。这两句诗运用了夸张的手法,使人联想到宇宙的浩瀚无垠和自然界不可抗拒的力量。
"众流竞趋下,汹汹归沧溟"进一步描绘了水势壮观的景象。这里的“众流”指的是汉江之水,它们汇聚一处,共同奔向低处,即远方的大海。这两句通过对比和夸张的手法,将汉江之水的浩瀚与无穷尽情地展现出来。
"谁能跨明河,挽此经天行"则是诗人提出了一个假设性的问题。这里的“明河”可能指的是银河,或许只是泛指一条清澈的江河。这两句表达了诗人对超越自然界规律的向往和无奈,同时也反映出人类面对大自然时的渺小。
最后,"世难乘槎翁,此意终冥冥"则是诗人在表达一种深沉的情感。这里的“槎翁”指的是古代传说中的仙人,他们能够驾驭云彩穿梭于天地之间。而“此意终冥冥”则表达了诗人对超越世俗、达到精神自由境界的渴望和不舍。
整首诗通过对自然景象的描绘,传递了一种超脱物外、追求精神解放的情怀。诗中的意象雄浑,语言富有表现力,体现了作者深邃的思想和高远的理想。
蜀天雨后青如扫,凉月棱棱玉弓小。
江渎池头不解看,客里蛾眉青更好。
江城薄暮人语稀,碧烟缭缭秋縠微。
苍苔行尽见人影,不觉露下沾葛衣。
玉闺良夜捲帘坐,应是愁痕初月锁。
素娥分影照离颜,咫尺晶梳念钗朵。
举头低头两沈吟,纤玦渐西更漏深。
古来作客尽如此,看取铅泪承衣襟。
微风拂修竹,萧槭菰蒲声。
宿鸭忽引吭,格磔水鸟鸣。
恍然泊烟渚,欲濯沧浪缨。
是时疏雨过,野凉亭外生。
官事少得閒,坐定知三更。
解衣挂竹枝,扫叶然瓶笙。
楼阴浸水黑,镫影暗不明。
酒香聚游鱼,闻语了弗惊。
我生坠忧患,万事秋毫轻。
不图尘堀中,触此江海情。
一杯酹髯翁,来领夜气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