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住庵》
《住庵》全文
明 / 王邦畿   形式: 七言绝句  押[覃]韵

广池高竹小茅庵,咒语频宣义不谙。

久住僧衣偏借著,瘦容人拟是瞿昙。

(0)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位在简陋庵中修行的僧人形象,通过细腻的笔触展现了其生活状态与精神世界。

首句“广池高竹小茅庵”,以“广池”和“高竹”营造出一种幽静而广阔的自然环境,随后点明了居住之所为“小茅庵”,既显简朴又带有一丝隐逸之气。这样的环境设定为后续描述僧人的生活状态提供了背景。

次句“咒语频宣义不谙”,揭示了僧人在庵中频繁诵念咒语,但似乎对其中的意义并不完全理解。这不仅反映了僧人修行过程中的专注与虔诚,也暗示了其内心的探索与求知欲。

第三句“久住僧衣偏借著”,通过“久住”与“偏借著”形成对比,表现了僧人长期居住庵中,可能是因为某种原因(如贫困、身份等)而不得不依赖他物,体现了生活的艰辛与修行的不易。

最后一句“瘦容人拟是瞿昙”,将僧人的外貌特征与佛陀释迦牟尼(俗称瞿昙)相比较,既是对僧人形象的赞美,也是对其精神境界的肯定。瘦削的面容象征着僧人历经磨砺后的坚韧与清贫,与佛陀的形象相呼应,表达了对僧人修行精神的高度认同。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僧人日常生活的细腻描绘,展现了其在简陋环境中坚持修行的精神风貌,以及对佛法的虔诚追求。通过对比与象征手法,诗人成功地塑造了一个具有深度与层次感的僧人形象,同时也传递了对佛教精神的深刻理解和敬仰。

作者介绍

王邦畿
朝代:明

明末清初广东番禺人。王隼父。明末副贡。隐居罗浮。以诗名。有《耳鸣集》。
猜你喜欢

酹江月/念奴娇·其一瓜洲会赵南仲端明

红尘飞骑,报元戎小队,踏青南陌。

雪浪堆边呼小渡,吴楚半江分坼。

岁月惊心,风埃迷目,相对头俱白。

杨花撩乱,可怜如此春色。

谁道燕燕莺莺,多情犹自,认得年时客。

重唱江南肠断句,为我满倾云液。

画鼓舟移,金鞍人远,一饷烟波隔。

斜阳冉冉,依然无限凄恻。

(0)

摸鱼儿

满园林、瘦红肥绿,休休春事无几。

杜鹃唤起三更梦,窗外露澄风细。浑不寐。

但目看、一帘夜月移花未。推衾自起。

念岁月如流,容颜不驻,镜里留无计。人间事。

休说贱贫富贵。天公长把人戏。

萧裴曹郭今何在,空有旧闻千纸。君谩试。

数青史荣名,到底三无二。浮生似寄。

争似得江湖,烟蓑雨笠,不被蜗蝇系。

(0)

谒金门·其二和韵赋茶

汤怕老。缓煮龙芽凤草。七碗徐徐撑腹了。

卢家诗兴渺。君岂荆溪路杳。我已泾川梦绕。

酒兴茶酣人语悄。莫教鸡聒晓。

(0)

如梦令·其七

庭院深深春寂。还是他乡寒食。

闲利与闲名,谩把光阴虚掷。虚掷。虚掷。

知道几时归得。

(0)

林和靖墓

遗稿曾无封禅文,鹤归何处但孤坟。

清风千载梅花共,说著梅花定说君。

(0)

重游道岩

玄都重到拂题尘,屈指于今十四春。

白石烟消丹灶冷,苍崖日永画楼新。

山中自笑黔驴技,天外谁知海鹤身。

洞口桃花莫相笑,刘郎犹是少年人。

(0)
诗词分类
除夕 怀远 托物言志 七夕节 乐观 地点 抒情 赠答 写雪 西湖 写水 生活 愤慨 忧国忧民 思亲 伤感 感慨 军旅
诗人
宋教仁 富嘉谟 吴西逸 周容 庄忌 茅坤 曹希蕴 庞德公 刘崧 贾昌朝 黄福 陈文龙 王清惠 聂胜琼 木青 梅之焕 张昪 蔡薿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