母魄藏梅子,儿魂在上河。
荆吴千里隔,风雨两秋过。
梦以黄泉好,情当白首多。
高堂知此信,沾洒更如何。
母魄藏梅子,儿魂在上河。
荆吴千里隔,风雨两秋过。
梦以黄泉好,情当白首多。
高堂知此信,沾洒更如何。
这首诗《哀殇(其一)》是明代末期至清代初期诗人屈大均所作,情感深沉,表达了对亡故亲人的哀思与怀念。
首联“母魄藏梅子,儿魂在上河”,以“母魄”和“儿魂”为意象,生动地描绘了母亲的灵魂寄托于梅子之中,儿子的灵魂则飘荡在遥远的上河之上,形象地展现了亲人离世后灵魂的去向,以及生者对逝者的深切思念。
颔联“荆吴千里隔,风雨两秋过”,通过地理距离的遥远和时间的流逝,进一步强调了生者与逝者之间的不可逾越的距离,以及岁月无情,时光荏苒的感慨。
颈联“梦以黄泉好,情当白首多”,表达了诗人对于亡故亲人梦境中的美好向往,以及对白发人送黑发人的深情哀悼。黄泉象征着死亡的世界,而“好”字则寄托了对逝者安息的祝愿;“白首多”则暗示了活着的人经历了更多的岁月沧桑,对逝去亲人的思念更加深厚。
尾联“高堂知此信,沾洒更如何”,将话题转向了家中长辈,询问他们得知这些消息后的反应,同时也表达了诗人自己内心的悲痛与无法言说的情感,以及对长辈们可能面临的悲伤与痛苦的担忧。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细腻的情感描绘和丰富的象征手法,深刻地表达了对亡故亲人的哀悼之情,以及生者与逝者之间难以割舍的情感联系,具有极高的艺术感染力和人文关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