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喜冯伯田至》
《喜冯伯田至》全文
宋 / 方回   形式: 七言律诗  押[真]韵

扁舟相送浙河滨,又向苕溪住几春。

雨路远来应跋涉,雪眉闻说尚精神。

山城风物非他日,诗社交朋不数人。

略遣后生识前辈,挥犀为洗庾郎尘。

(0)
翻译
用小船在浙江河边送别,接下来又要到苕溪度过春天。
长途跋涉雨中而来,听说你精神依旧。
这里的山城风光已非往昔,能交往的朋友屈指可数。
我简单地让年轻人了解前辈风采,用犀利的言辞洗净庾郎的尘埃。
注释
扁舟:小船。
浙河滨:浙江河边。
又:再。
苕溪:地名,位于浙江北部。
春:春天。
雨路:雨中的道路。
跋涉:长途行走。
雪眉:形容人的白眉毛,代指友人。
尚:还。
精神:精神状态。
山城:山区的城市。
他日:过去的日子。
诗社:诗歌社团。
交朋:结交朋友。
数人:少数人。
略遣:简单地让。
后生:年轻人。
前辈:年长有经验的人。
挥犀:犀利的言辞。
庾郎:庾信,古代文人,这里泛指前辈。
尘:尘埃,比喻世俗的烦恼。
鉴赏

此诗描绘了诗人与友人的送别场景,浙河滨头相送之情,表达了一种淡泊名利、隐逸山林的生活态度。"又向苕溪住几春"透露出诗人对自然美景的向往和留连。

"雨路远来应跋涉"一句,显示了友人的不懈追求和坚韧不拔的精神状态,而"雪眉闻说尚精神"则更进一步描绘了一位老者依然充满活力、精神矍铄的形象。

"山城风物非他日"表达了诗人对时光流转、世事变迁的感慨。"诗社交朋不数人"则展示了诗人对于文学社群的参与和小范围内的深厚情谊。

最后两句"略遣后生识前辈,挥犀为洗庾郎尘"中,“略遣后生”意味着诗人希望后来者能够了解和认识前人的功绩和精神,而“挥犀为洗庾郎尘”则是通过清洗古代文学家(如杜甫、苏轼等)的作品,去除其中的陈旧之气,以此致敬。

整首诗语言自然流畅,情感真挚,透露出诗人对于友谊、自然和文学传承的深厚情怀。

作者介绍
方回

方回
朝代:宋   字:万里   号:虚谷   籍贯:宋元间徽州歙县   生辰:1227—1307

(1227—1307)宋元间徽州歙县人,字万里,号虚谷。幼孤,从叔父学。宋理宗景定三年进士。初媚贾似道,似道败,又上十可斩之疏。后官知严州,以城降元,为建德路总管。寻罢归,遂肆意于诗。有《桐江集》、《续古今考》,又选唐宋以来律诗,为《瀛奎律髓》。
猜你喜欢

摩诃峰下作

偶然碧山下,衣袂薄天风。

清磬有时落,白云无路通。

远人秋色里,断雨夕阳中。

目送僧归去,千林柿叶红。

(0)

题赵雨亭出关图

冰雪天山照往来,悬旌四见玉门开。

尊前渥赭颜如㫺,身是唐朝老万回。

(0)

米友仁楚江风雨图卷

万山欲驾云飞去,风雨江声挟东注。

波翻雨横客登楼,天地浑茫不知处。

藤厓高下县太阴,霾雾冥濛露江树。

飒飒风漂劲柯动,急雨小停江浪涌。

低昂㠀溆数舟行,寂寞鱼龙暮天恐。

楚江晴甸亦苍茫,况值萧条风雨凉。

山鬼含睇帝子怨,海洲忽近吴天荒。

破墨氤氲载元气,胸前突出山川势。

不须惨淡拟形模,元是分明出层次。

君不见阿章早许元晖继,《楚山》已进先皇秘。

此图卷末复题诗,南朝又见颠翁字。

父子峥嵘书画学,江山慨叹迁移事。

五百年来江自流,江城余亦澹淹留。

借来宝墨流虹卷,且慰无憀风雨秋。

(0)

和挹枫送春

心绪而今已惘然,凭栏况复忆当年。

绿芜细雨王孙草,锦瑟空江帝子弦。

柳外祇余飞雪路,壶中犹贮酿花天。

休言后会须臾事,怕惹青霜到鬓边。

(0)

濑江道中

扁舟越寒溪,篷窗正愁绝。

余霞散复收,远火明更灭。

雁叫一天霜,渔归半帆月。

舟人指前滩,滩水空陈迹。

我行叹飘蓬,望望烟波阔。

浊酒聊自斟,羁怀那可说。

平生对清景,强半在行役。

(0)

秋闺

桃花红烂漫,是妾送行时。

今夜闺中月,照侬别后思。

秋声边露白,雁尽塞衣迟。

非作征人妇,此情良不知。

(0)
诗词分类
忧国忧民 思亲 伤感 感慨 军旅 离别 乐府 壮志难酬 归隐 和诗 伤逝 泰山 闺怨 羁旅 奉和 赞颂 应制 离愁
诗人
陈棣 杨杰 王祎 徐树铮 张宪 释子淳 周巽 祝廷华 唐桂芳 吴琏 蒲寿宬 李寄 张九成 阳枋 陈淳 杨芳灿 赵鼎臣 李吕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