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米友仁楚江风雨图卷》
《米友仁楚江风雨图卷》全文
清 / 姚鼐   形式: 古风

万山欲驾云飞去,风雨江声挟东注。

波翻雨横客登楼,天地浑茫不知处。

藤厓高下县太阴,霾雾冥濛露江树。

飒飒风漂劲柯动,急雨小停江浪涌。

低昂㠀溆数舟行,寂寞鱼龙暮天恐。

楚江晴甸亦苍茫,况值萧条风雨凉。

山鬼含睇帝子怨,海洲忽近吴天荒。

破墨氤氲载元气,胸前突出山川势。

不须惨淡拟形模,元是分明出层次。

君不见阿章早许元晖继,《楚山》已进先皇秘。

此图卷末复题诗,南朝又见颠翁字。

父子峥嵘书画学,江山慨叹迁移事。

五百年来江自流,江城余亦澹淹留。

借来宝墨流虹卷,且慰无憀风雨秋。

(0)
鉴赏

这首诗是清代诗人姚鼐对米友仁《楚江风雨图卷》的鉴赏之作。诗人通过对画中景象的细腻描绘,展现了画面中风雨交加、江水汹涌的壮丽景色。他首先描述了山峦如云飞去,风雨江声交织,波涛翻滚,天地混沌的宏大场景。接着,他细致刻画了藤蔓垂挂、霾雾迷茫中的江边树木,以及风雨中摇曳的劲枝和涌动的江浪。

诗人进一步通过"楚江晴甸亦苍茫",表达了画面从风雨转为晴朗时的开阔感,同时融入了历史典故,提及《楚山》图作和阿章元晖的传承,增添了文化内涵。他对画卷中层次分明的山川形象赞叹不已,认为无需刻意模仿,自然流露出清晰的结构。

最后,诗人感慨于画作所承载的历史变迁,以及自己在江城的停留,借画卷中的墨色流动,聊以慰藉风雨中的寂寥心情。整首诗以画入诗,诗中有画,充分体现了姚鼐对中国传统山水画的深刻理解和欣赏。

作者介绍
姚鼐

姚鼐
朝代:清   字:姬传   籍贯:安徽桐城   生辰:nài)(1731~1815

姚鼐(nài)(1731~1815),字姬传,一字梦谷,室名惜抱轩(在今桐城中学内),世称惜抱先生、姚惜抱,安徽桐城人。清代著名散文家,与方苞、刘大櫆并称为“桐城三祖”。乾隆十五年(1750)中江南乡试,二十八年(1763)中进士,授庶吉士,三年后散馆改主事,曾任山东、湖南副主考,会试同考官。三十八年(1773)入《四库全书》馆充纂修官,三十九年秋借病辞官。
猜你喜欢

邓慎思学士挽词

青衫献赋逢知己,白首耽书还误身。

名著道山传故事,政行两郡泣遗民。

文成典午群疑泮,诗和少陵佳句新。

叹息苦身成底事,湖坟宿草已愁人。

(0)

三月一日马令送花

未说浔阳别泪痕,江边蘋芷不胜繁。

不知来岁在何处,又对新花忆故园。

插帽每惭辉白发,飞香曾伴照清尊。

去年今日淮阳道,落絮残红正断魂。

(0)

十二月十七日移病家居成五长句·其五

纸窗低下火炉边,有底宜人意若便。

移疾何妨闲五日,放慵犹欲醉终年。

平生亲友怀天末,谈笑妻儿在目前。

谁似匡庐白居士,暮年华发洛阳仙。

(0)

楚王

十二巫山耸翠峦,楚王宫殿玉巑岏。

定知为雨为云处,不似当初梦里看。

(0)

离京后作七首·其三

灌畦沽酒两三家,春去芳丛有晚花。

莫道长安在天上,女牛犹有客乘槎。

(0)

闻蛩二首·其二

二年江海转萍踪,白发苍颜换旧容。

新月窥帘风动竹,宣城今夜又闻蛩。

(0)
诗词分类
重阳节 人生 寒食节 悼念 赞美 中秋节 田园 山水 思乡 夏天 爱情 元宵节 母亲 战争 劳动 励志
诗人
完颜亮 李隆基 明本 杨广 陆云 李渔 李杰 程颢 袁崇焕 沈括 王同祖 费宏 萧统 朱瞻基 黄清老 李齐贤 王微 王贞白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