乍过花时,才逢笋候,碧窗春去无踪。
似别情人,河桥愁盼征篷。打梅摘豆俱慵。
正漫天、丝雨濛濛。梦回酒醒,巡檐倚阑,离绪重重。
一场惆怅,半榻瞢腾,暂携溪老,閒讯渔翁。
落花天气,从君脱帽江东。绿满长空。
笑几番、汉苑秦宫。暗帘栊。玫瑰成阴,渐逗薰风。
乍过花时,才逢笋候,碧窗春去无踪。
似别情人,河桥愁盼征篷。打梅摘豆俱慵。
正漫天、丝雨濛濛。梦回酒醒,巡檐倚阑,离绪重重。
一场惆怅,半榻瞢腾,暂携溪老,閒讯渔翁。
落花天气,从君脱帽江东。绿满长空。
笑几番、汉苑秦宫。暗帘栊。玫瑰成阴,渐逗薰风。
这首《夏初临·立夏日雨中作》描绘了立夏日雨中的景象与情感。开篇“乍过花时,才逢笋候”,以“花时”与“笋候”的交替,暗示季节的更迭,春意渐逝,夏意初显。接着“碧窗春去无踪”,表达了春日的痕迹在夏日的雨中逐渐消散,给人以物是人非之感。
“似别情人,河桥愁盼征篷”一句,运用比喻手法,将离别之情比作与情人的告别,河桥之上,愁眉紧锁,目送远行的船只,形象地描绘出诗人内心的忧愁与不舍。接下来“打梅摘豆俱慵”,写出了诗人面对繁花似锦的梅豆,却提不起兴趣,表现出一种淡淡的哀愁与慵懒。
“正漫天、丝雨濛濛”描绘了细雨蒙蒙的景象,营造出一种朦胧而略带忧郁的氛围。“梦回酒醒,巡檐倚阑,离绪重重”,通过梦境与酒后的清醒,进一步深化了离别的愁绪,诗人独自徘徊于屋檐之下,倚靠栏杆,内心充满了复杂的情感。
“一场惆怅,半榻瞢腾,暂携溪老,閒讯渔翁”,诗人暂时寻求与自然界的和谐,与溪边的老者交谈,询问渔翁的生活,试图在自然中找到心灵的慰藉。然而,“落花天气,从君脱帽江东”,即使是在这样的环境中,诗人也无法完全摆脱内心的忧郁,他似乎在思考着人生的意义与归宿。
最后,“绿满长空。笑几番、汉苑秦宫。暗帘栊。玫瑰成阴,渐逗薰风”,描绘了一幅生机勃勃的夏日景象,绿意盎然,玫瑰成荫,微风吹过,带来了温暖的气息。这不仅是对自然美景的赞美,也是诗人内心情感的一种转变,从之前的愁绪中解脱出来,找到了一丝安慰与希望。
整体而言,这首词通过对立夏日雨中景象的细腻描绘,以及诗人内心情感的深刻揭示,展现了作者对生命、自然与时间的感悟,以及在面对离别与忧愁时的自我调适与寻找心灵寄托的过程。
此世未可出,太虚无古今。
一尘绝点染,万象罗萧森。
白云从何来,舒卷亦无心。
流风散远影,花雨释重阴。
俄然际碧海,倏尔归遥岑。
方来讵可执,已去谁能寻。
何人知此意,鱼鸟徒高深。
道人乃如许,洒落湘之南。
冥鸿岂避弋,倦鹤亦投林。
昔年淮泗间,清誉喧佩簪。
石塔缝无际,盐官鼓无音。
衡山亦何有,神廪供爨鬵。
十年一纸衲,綵线穿金针。
上方万壑外,微笑开我襟。
幽怀久自契,俗虑何由侵。
攀萝共明月,流水写瑶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