潭花散清香,潭影照眉宇。
不见玉女容,骑鸾杳何去。
丹光罢青红,石屋亦轻举。
惟有菰蒲根,年年自春雨。
潭花散清香,潭影照眉宇。
不见玉女容,骑鸾杳何去。
丹光罢青红,石屋亦轻举。
惟有菰蒲根,年年自春雨。
这首明代马愈的《玉女潭》描绘了一幅静谧而神秘的画面。首句“潭花散清香”以清新的潭水之花散发出淡淡香气,营造出宁静的氛围。次句“潭影照眉宇”则通过潭水倒映出人物的眉宇,暗示了主人公的凝神专注或对玉女的深深思念。
“不见玉女容,骑鸾杳何去”两句表达了诗人对玉女踪迹难觅的遗憾和失落,想象她乘着仙鹤离去,增添了神秘感。接下来,“丹光罢青红,石屋亦轻举”描述了可能的仙界景象,丹光照耀,石屋仿佛飘然升空,进一步渲染了仙境的奇幻。
最后,“惟有菰蒲根,年年自春雨”以平凡的菰蒲根年复一年在春雨中生长,与前文的仙踪形成对比,寓意即使仙人不在,世间仍有永恒不变的生命力,给人以哲理性的思考。
整体来看,这首诗以玉女潭为背景,融合了自然景色与神话传说,展现了诗人对超凡与现实之间关系的微妙感触。
秋天晴日菊还香,独坐书斋思已长。
无奈风光易流转,强须倾酒一杯觞。
恣意纵横埽,峰峦次第成。
笔尖寒树瘦,墨澹野云轻。
岩石喷泉窄,山根到水平。
禅房时一展,兼称苦空情。
夜鹊南飞倦,鸣鸡屡送晨。
忽闻芳岁到,今日故园春。
试上亭台望,氛氲江树新。
的的韶阳萼,迢迢佳丽人。
音容旷不接,景物徒相因。
别怨如流水,移恩念积薪。
垂泪三危露,心断二京尘。
远役鸿为伴,荒亭鬼作邻。
吾生殊卉木,憔悴此江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