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消寒五集曹远老命题拈得清字儗循旧例赋诗分赠二十三首·其二十赠夔若先生》
《消寒五集曹远老命题拈得清字儗循旧例赋诗分赠二十三首·其二十赠夔若先生》全文
清 / 祝廷华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庚]韵

小学精研久,雠书眼独明。

心虚同竹素,颜晕似鲂赪。

秩秩声容显,粼粼石骨呈。

勤劳忘昼夜,摆脱万缘清。

(0)
鉴赏

此诗《消寒五集》中的一篇,由清代末年至近现代初的诗人祝廷华所作,题为“赠夔若先生”,以“清”字为韵脚,表达对夔若先生勤勉治学、心性高洁的赞美与敬意。

首句“小学精研久”,点明夔若先生在基础学问上潜心研究已久,奠定其深厚学识的基础。次句“雠书眼独明”,赞扬其在阅读校对书籍时,眼光独到,能洞察细微之处,显示其学术敏锐度和严谨态度。

“心虚同竹素,颜晕似鲂赪”两句,运用比喻手法,将夔若先生的心境比作竹子般空灵纯净,面容泛红如鲂鱼之赤,形象地描绘出其内在的高雅气质与外在的健康活力。

“秩秩声容显,粼粼石骨呈”进一步赞美夔若先生的言行举止显露出的秩序之美,以及其内在坚毅的品格如同清澈见底的石头一般,展现出其人格的高尚与坚定。

最后,“勤劳忘昼夜,摆脱万缘清”总结了夔若先生的治学精神,无论日夜,他都沉浸在学问之中,忘我地追求知识的真谛,同时,他能够超脱世俗杂念,保持心灵的纯净与清明。

整首诗通过对夔若先生勤奋学习、高洁品行的描绘,表达了对其深沉敬仰之情,同时也体现了诗人对理想学者形象的向往与追求。

作者介绍

祝廷华
朝代:清   字:丹卿   号:颜丞

字丹卿,号颜丞,出身望族,十九岁中秀才,光绪廿八年中举,翌年登进士。选为吏部文选主事。目睹清廷腐败,以祖母病乞归。任江阴劝学所所长,致力于地方教育和实业事业。大力发展城乡教育。辛亥革命参加同盟会,任分部部长。民国十三年,发起成立陶社,刊印江上诗钞、先哲遗书二十馀种。为传承与发展文化作出了贡献。沦陷时期,日伪威胁利诱,主持维持会,均遭其严词拒绝。民国廿八年卒。
猜你喜欢

神乐观道士

闻说仙人岂等闲,年年辟谷炼金丹。

虚心尽却玄中览,特假弦歌谒帝坛。

(0)

赠李生

异域无亲友,孤怀苦别离。

雨中春尽日,湖外客归时。

花落青山路,莺啼绿树枝。

从今分手后,两地可相思。

(0)

月下独步有感

白月在青天,照见地上影。

城荒鼓角悲,露重衣裳冷。

草砌蛩乱呼,松巢鹤频警。

徘徊复彷徨,发我心内省。

(0)

观柘枝伎

腰鼓声乾揭画梁,綵云擎出柘枝娘。

帘间飞燕时窥影,鉴里惊鸾易断肠。

轻细不妨重晕锦,回旋还恐碎明珰。

杖头白雨催花急,拂散春风两袖香。

(0)

汴梁杂诗四首·其三

楼外风烟隔紫垣,楼头客子动归魂。

飘萧蓬鬓惊秋色,狼藉麻衣涴酒痕。

天堑波光摇落日,太行山色照中原。

谁知沧海横流意,独倚牛车笑孝孙。

(0)

留别

禄食愧踰量,智困念归愚。

符竹恒为累,幸及引年初。

驱马国西门,初服返田庐。

金闺富才彦,绝足駃高衢。

眷我谢朝迹,冠盖宠归途。

归途岂不荣,顾瞻亦踟蹰。

煌煌丹山凤,览德萃清都。

行人得栖止,老鹤青天孤。

石楼俯清伊,旁有野人居。

傥逢经过便,山水足相娱。

(0)
诗词分类
题诗 写景 游玩 饮酒 荷花 怀古 咏史怀古 杨柳 登高 悼亡 叙事 除夕 怀远 托物言志 七夕节 乐观 地点 抒情
诗人
李嘉佑 沈雁冰 惠能 来鹄 唐温如 魏征 林佩环 刘子玄 刘昚虚 李季兰 赵徵明 仲子陵 陈慥 王庭珪 刘子翬 熊禾 麹信陵 常楚老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