穷蹑丹崖颠,孑影迥谁伺?
赤鹑高拂躔,苍龙灿回次。
元胎萌上阳,腊之皆可饵。
偓佺不在尘,摘取往安遗?
槁壤为蚓餐,莫由强蝉嗜。
惜哉锻钩手,偻躬习陶埴。
命无半绶荣,滥欲大官厕。
浑仪虽如圜,其衡有轩轾。
穷蹑丹崖颠,孑影迥谁伺?
赤鹑高拂躔,苍龙灿回次。
元胎萌上阳,腊之皆可饵。
偓佺不在尘,摘取往安遗?
槁壤为蚓餐,莫由强蝉嗜。
惜哉锻钩手,偻躬习陶埴。
命无半绶荣,滥欲大官厕。
浑仪虽如圜,其衡有轩轾。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独自攀登险峻的丹崖,身影孤独,仿佛与世隔绝。他仰望天空,赤鹑高飞,苍龙闪烁,展现出一种超脱世俗的境界。诗人似乎在追寻某种精神上的寄托,提到了“元胎”、“偓佺”,这些意象充满了道家哲学的意味,暗示着对自然和宇宙奥秘的探索。
接着,诗人以自然界的生命现象为喻,表达了对人类社会中功利主义和权力欲望的批判。他提到“槁壤为蚓餐,莫由强蝉嗜”,意思是说,即使是蚯蚓的食物,蝉也无法勉强去享用,以此讽刺那些追求不切实际或违背本性的行为。进一步地,诗人感叹那些“命无半绶荣,滥欲大官厕”的人,即那些没有真正能力却渴望高位的人,他们如同“浑仪虽如圜,其衡有轩轾”中的浑仪,外表看似完美,但内在却存在偏差,比喻那些表面光鲜而实质空洞的人物。
整首诗通过对比自然界的和谐与人类社会的矛盾,表达了诗人对理想境界的向往以及对现实社会中种种不公的批判。语言富有哲理,意境深远,展现了诗人深邃的思想和独特的艺术风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