蜗壳三间屋,牛阑半亩宫。
墙隅红枣日,场圃白榆风。
乞米欣邻富,扶衰望岁丰。
有田空负郭,对此思无穷。
蜗壳三间屋,牛阑半亩宫。
墙隅红枣日,场圃白榆风。
乞米欣邻富,扶衰望岁丰。
有田空负郭,对此思无穷。
这首诗描绘了蔡村的田园风光,以简练的语言勾勒出一幅宁静祥和的乡村画卷。首联“蜗壳三间屋,牛阑半亩宫”以比喻的手法,将简陋的房屋比作蜗壳,将牛栏比作宫殿,形象地展现了农舍的朴素与和谐。接着,“墙隅红枣日,场圃白榆风”两句,通过红枣在阳光下的映照和白榆树在场圃中随风摇曳的画面,进一步渲染了村庄的自然之美。
“乞米欣邻富,扶衰望岁丰”表达了村民对邻里互助的喜悦以及对丰收年景的期盼,体现了淳朴的乡风和对美好生活的向往。最后,“有田空负郭,对此思无穷”则流露出诗人面对这片土地时的感慨,既有对土地的热爱,也有对未来的无限遐想。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蔡村日常生活的细腻描绘,展现了清末乡村社会的风貌,以及人们简单而真挚的生活态度和对未来充满希望的心态。
晨登龙虎台,停骖望居庸。
绝壑閟云气,长林振悲风。
翠华有时幸,北狩甘泉宫。
千官候鸣跸,万骑如飞龙。
帐殿驻山麓,羽葆罗云中。
我行避驰道,弗得穷幽踪。
衣裳倏凉冷,积雾浮空濛。
前山风雨来,驱鞭复匆匆。
天台山下云无数,山南山北多桃树。
石洞春寒风雨深,落花半逐溪流去。
人间从此识仙家,短棹寻源到水涯。
翠袖乘鸾下明月,玉盘留客进胡麻。
我昔扪萝探幽谷,青精煮饭松边宿。
至今瞳子有神光,细字犹能夜深读。
高人筑屋石溪东,溪山却与天台同。
粉黛含情记幽趣,碧桃流水春溶溶。
六月黄尘汗如洗,独骑瘦马京城里。
忽见新图双眼明,拿舟欲泛沧浪水。
我家只在苍崖颠,白云绕屋清溪连。
他日君能远相觅,看花酌酒春风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