避暑来高寺,终朝脱帽翁。
四檐青嶂下,一枕绿阴中。
云意看无尽,禽声听不同。
楼台城市有,何地觅凉风。
避暑来高寺,终朝脱帽翁。
四檐青嶂下,一枕绿阴中。
云意看无尽,禽声听不同。
楼台城市有,何地觅凉风。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顾逢在夏日避暑时来到高山寺庙的情景。他整日悠然自得,仿佛一个不拘小节的老者,摘下了帽子,沉浸在清凉的环境中。四周是四面环绕的青山,寺内绿树成荫,为他提供了理想的避暑之地。诗中通过"云意看无尽",展现了山间云雾缭绕的美景,而"禽声听不同"则增添了自然的生动与宁静。诗人感叹,在这远离尘世喧嚣的楼台之中,何处能再寻得如此清风习习的惬意呢?整首诗流露出诗人对自然环境的喜爱和对都市繁华的疏离感。
陇首云飞,江边日晚,烟波满目凭阑久。一望关河萧索,千里清秋,忍凝眸?杳杳神京,盈盈仙子,别来锦字终难偶。断雁无凭,冉冉飞下汀洲,思悠悠。
暗想当初,有多少、幽欢佳会,岂知聚散难期,翻成雨恨云愁?阻追游。每登山临水,惹起平生心事,一场消黯,永日无言,却下层楼。
一叶新凉,又是西风,吹转素商。
揽玉壶英气,钟为人物,银河精采,融作文章。
司巧天公,搀先七夕,分付天孙云锦裳。
骑龙凤,自九霄飞至,万丈光芒。早年奏赋长杨。
饱挹尽瀛洲风露香。
问石渠天禄,借将班马,荷山锦水,暂作龚黄。
药省春风,薇垣夜月,合佩仙花侍玉皇。
明年里,饮寿椒何处,宣劝持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