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在天兮何高,我居世兮何卑。
高卑相去几万里,年年夜夜长相随。
明月入我怀,我揽明月辉。
妙明中间含万象,此时此境谁能知。
月在天兮何高,我居世兮何卑。
高卑相去几万里,年年夜夜长相随。
明月入我怀,我揽明月辉。
妙明中间含万象,此时此境谁能知。
这首宋朝诗人姜特立的《明月歌》以月亮为引子,表达了人生的感慨和对宇宙奥秘的探索。诗中,诗人将自己置于天地之间的渺小位置,通过“月在天兮何高,我居世兮何卑”这两句,描绘出人与自然的对比,暗示了生命的短暂和宇宙的永恒。接着,“高卑相去几万里,年年夜夜长相随”进一步强调了这种距离感,月亮的恒久与人的短暂形成鲜明对照。
诗人的情感随着月亮的移动而起伏,他感到月亮仿佛进入了他的内心,“明月入我怀,我揽明月辉”,这不仅是对月亮的亲近,也是对自我心境的抒发。最后两句“妙明中间含万象,此时此境谁能知”,揭示了月亮所蕴含的深邃哲理,暗示了世间万物皆在其中,而这样的领悟却少有人能真正体会。
总的来说,这首诗以月亮为载体,寓言式地表达了人生的无常与宇宙的广大,体现了宋词中常见的哲理思考和深沉情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