午鹄随春得化工,碧桃花缀牡丹红。
乾坤又把庖羲眼,分付先生半醉中。
午鹄随春得化工,碧桃花缀牡丹红。
乾坤又把庖羲眼,分付先生半醉中。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生动的春日画卷,通过细腻的笔触展现了自然界的生机与和谐之美。首句“午鹄随春得化工”,以“午鹄”(可能是指一种鸟)随春而动,巧妙地隐喻了自然界万物复苏的情景,暗示着春天的力量如同造物主一般,赋予生命以活力。次句“碧桃花缀牡丹红”,运用对比色彩,将碧绿的桃花与鲜艳的牡丹并置,不仅展现了春天色彩的丰富多样,也寓意着不同生命的共存与和谐。
第三句“乾坤又把庖羲眼”,借用古代传说中的伏羲之眼观照天地,表达了诗人对大自然深邃奥秘的敬畏与探索。这里的“乾坤”泛指天地宇宙,“庖羲”则象征着洞察万物的智慧。这一句既是对自然现象的赞美,也是对自然规律的深刻思考。
最后一句“分付先生半醉中”,以“先生”自指,暗示诗人自己在欣赏这幅春日美景时,仿佛也融入了自然之中,达到了一种超然物外的境界。这里的“半醉”并非实指酒醉,而是形容诗人沉浸在自然之美中,心灵得到了极大的愉悦和满足,仿佛与自然融为一体,达到了精神上的高度自由与和谐。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春日景色的细腻描绘,展现了自然界的生命力与和谐之美,同时也表达了诗人对自然的敬畏与赞美之情,以及在自然中找到的精神寄托和自由感。
圣朝优贤良,草泽无遗匿。
人生各有命,在余胡不淑。
一生但区区,五十无寸禄。
衰退当弃捐,贫贱招毁讟。
栖栖去人世,屯踬日穷迫。
不如守田园,岁晏望丰熟。
壮年失宜尽,老大无筋力。
始觉前计非,将贻后生福。
童儿新学稼,少女未能织。
顾此烦知己,终日求衣食。
众芳春竞发,寒菊露偏滋。
受气何曾异,开花独自迟。
晚成犹待赏,欲采未过时。
忍弃东篱下,看随秋草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