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知所宿处,暮色正氤氲。
路远随行贾,村稀傍戍军。
江清波浸月,山赤火烧云。
同客如鸿雁,天边自作群。
不知所宿处,暮色正氤氲。
路远随行贾,村稀傍戍军。
江清波浸月,山赤火烧云。
同客如鸿雁,天边自作群。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傍晚时分舟行于水上的景象,充满了浓厚的自然与人文气息。
首联“不知所宿处,暮色正氤氲。”以疑问开篇,营造出一种迷蒙的氛围,暮色笼罩,诗人不知今夜将栖身何处,营造出一种淡淡的忧愁和迷茫感。
颔联“路远随行贾,村稀傍戍军。”描述了舟行途中所见的景象。远处是奔波的商贾,近处是稀疏的村庄,旁边则是守卫边疆的军队。这一联不仅展现了旅途的艰辛,也暗示了社会的动荡与不安。
颈联“江清波浸月,山赤火烧云。”转而描写江面与山峦的美丽景色。清澈的江水倒映着明月,波光粼粼;远处的山峰在夕阳的照射下,如同燃烧的云彩,色彩斑斓。这两句通过对比,展现了自然界的壮丽与和谐之美。
尾联“同客如鸿雁,天边自作群。”以鸿雁比喻旅途中的人们,虽然各自为伴,但都像天空中的鸿雁一样,各自寻找着归宿,形成了自己的群体。这既表达了对旅途孤独的感慨,也蕴含了对团结与归属感的向往。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舟行傍晚的细腻描绘,展现了自然景观的壮美与人文情感的深沉,既有对旅途艰辛的反思,也有对自然美景的赞美,以及对人与自然、人与社会关系的思考。
东泽先生,谁说能诗,兴到偶然。
但平生心事,落花啼鸟,多年盟好,白石清泉。
家近宫亭,眼中庐阜,九叠屏开云锦边。
出门去,且掀髯大笑,有钓鱼船。一丝风里婵娟。
爱月在沧波上下天。
更丛书观遍,笔床静昼,篷窗睡起,茶灶疏烟。
黄鹤来迟,丹砂成未,何日风流葛稚川。
人间世,听江湖诗友,号我东仙。
我闻仙人隐尘寰,带索不整轻云寒。
练气萧萧颜如丹,写诗赋咏锵琅玕。
自言富贵无所待,一啸万古神情欢。
嗟哉世故散淳朴,那识五体存真官。
残形渗漉亏灵药,夙夕不愧精神单。
仙芝混成生恍惚,道在此身端可观。
离明坎兑发变化,大似百渎还海湍。
光辉便可揖玄上,胡用木钻钻石盘。
亘古虚无阡陌阔,从君跨鹤而乘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