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尾犯·其二甲辰中秋》
《尾犯·其二甲辰中秋》全文
宋 / 吴文英   形式: 词  词牌: 尾犯

绀海掣微云,金井暮凉,梧韵风急。何处楼高,想清光先得。江汜冷、冰绡乍洗,素娥堪,菱花再拭。影留人去,忍向夜深,帘户照陈迹。

竹房苔径小,对日暮、数尽烟碧。露蓼香泾,记年时相识。二十五、声声秋点,梦不认、屏山路窄。醉魂幽扬,满地桂阴无人惜。

(0)
注释
急:一本作“息”。
汜:一本作“妃”。
忺:一本作“欢”。
泾:一本作“轻”。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中秋月下的夜景图。开篇"绀海掣微云,金井暮凉",设定了一个天色渐暗、气氛清凉的场景,其中“绀海”指的是远处的山峦在夕阳的映照下呈现出一种深蓝色的效果,而“金井”则是古代对明月的美称,这里用以形容夜晚的清冷。

"梧韵风急"一句,通过“梧韵”这个特有的词汇(指的是梧桐树叶在秋风中的声响),传达了一种萧瑟肃杀的感觉。紧接着,“何处楼高,想清光先得”表达了诗人对远方高楼的向往,以及想要尽快到达那里的急切心理。

"江汜冷、冰绡乍洗,素娥忺,菱花再拭"这几句,则描写了一种水边的凉意与秋夜的寂静。诗人通过对环境的细致观察,如“江汜”(江水)的清寒、“冰绡”(薄雾)的洗礼,以及对月亮形容为“素娥忺”,都在强调这一时刻的宁静与美丽。

"影留人去,忍向夜深,帘户照陈迹",诗人通过留下的影子和已经离去的人来表达一种孤独感。同时,“帘户”(窗帘)映照着过去的痕迹,更增加了一种对往昔岁月的怀念。

"竹房苔径小,对日暮、数尽烟碧",诗人描述了一个幽静的小径,以及夕阳下的景色。这里的“竹房”指的是竹制的房屋,而“苔径”则是长满青苔的小路,显得格外宁静。

接着,“露蓼香泾,记年时相识”一句,通过对露水和蓼花香气的描写,再次唤起了诗人对于往昔友情的回忆。

"二十五、声声秋点,梦不认、屏山路窄",这里的“二十五”可能指的是农历的二十五日,即中秋节。诗人通过对“声声秋点”的描写,以及梦中的不知所谓和现实中的狭窄小路,表达了一种对于现实与理想之间差距的感慨。

最后,“醉魂幽扬,满地桂阴无人惜”则是诗人在酒精的作用下,对周围环境的一种放松和享受。这里的“醉魂”形容诗人的心灵已然沉浸于美好的景致之中,而“满地桂阴”则强调了这一时刻的宁静与和谐。

整首诗通过对自然景物的细腻描绘,展现了一种深邃而复杂的情感世界。诗人在月光、风声、水面等元素中寻找心灵的寄托,表达了对于美好时光的怀念,以及对孤独和现实的某种体认与接受。

作者介绍
吴文英

吴文英
朝代:宋   字:君特   号:梦窗   籍贯:四明(今浙江宁波)   生辰:约1200~1260

吴文英(约1200~1260),字君特,号梦窗,晚年又号觉翁,四明(今浙江宁波)人。原出翁姓,后出嗣吴氏。《宋史》无传。一生未第,游幕终身。于苏、杭、越三地居留最久。并以苏州为中心,北上到过淮安、镇江,苏杭道中又历经吴江垂虹亭、无锡惠山,及茹霅二溪。游踪所至,每有题咏。晚年一度客居越州,先后为浙东安抚使吴潜及嗣荣王赵与芮门下客,后“困踬以死”。
猜你喜欢

山居·其二

长林鸟归尽,露下庭草湿。

钟磬寂无声,虚窗白云入。

(0)

梅花六咏·其五

美人怨迟暮,今日喜逢君。

巧笑不待索,幽香时复闻。

龙鳞新浴雪,虬爪欲拿云。

愿作孤山鹤,清阴尝共分。

(0)

哭袁大玉符卿·其二

以嗔为佛事,棒喝是慈悲。

未去已先辨,重来不可知。

中郎空有女,伯道竟无儿。

地下应含笑,荣名无尽期。

(0)

录别·其二

青丝非不惜,愿得系君怀。

尚有愁千结,并刀剪不开。

迢遥紫塞道,绵邈黄金台。

谁道兵戈阻,看侬飞梦来。

(0)

访朱季美环谷庄居

寻君谷口路,杖策入孤村。

径转方知处,山开忽到门。

阴崖苍树合,幽磴野花繁。

向夕凉风起,高斋闻夜猿。

(0)

紫竹洞

振策欲飞度,登崖始觉遥。

侧身穿石窦,连手步岩桥。

花将梵宇掩,云共磬声飘。

多少比丘辈,时来听海潮。

(0)
诗词分类
抒情 赠答 写雪 西湖 写水 生活 愤慨 忧国忧民 思亲 伤感 感慨 军旅 离别 乐府 壮志难酬 归隐 和诗 伤逝
诗人
释宗杲 金武祥 张方平 区怀瑞 丁澎 宋登春 韩邦奇 高濂 郑用锡 何乔新 何中 龚敩 冯时行 谢与思 敦敏 郑岳 李正民 李中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