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紫竹洞》
《紫竹洞》全文
明 / 李云龙   形式: 五言律诗  押[萧]韵

振策欲飞度,登崖始觉遥。

侧身穿石窦,连手步岩桥。

花将梵宇掩,云共磬声飘。

多少比丘辈,时来听海潮。

(0)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探访紫竹洞的奇遇与感悟。首句“振策欲飞度,登崖始觉遥”以动态开篇,生动地展现了诗人手持行杖,跃跃欲试,准备飞跃而过的情景,却在真正踏上攀登之途后,才意识到路途的遥远与艰辛。接下来,“侧身穿石窦,连手步岩桥”两句,通过细腻的笔触,描绘了登山过程中的艰难险阻,以及与同伴携手并进,共同克服困难的场景。

“花将梵宇掩,云共磬声飘”则转向对环境的描写,花儿似乎与寺庙相互掩映,云朵与钟磬之声交织在一起,营造出一种静谧而又神秘的氛围。最后,“多少比丘辈,时来听海潮”表达了诗人对于僧侣生活的向往与思考,似乎在询问或期待着,是否能有缘听到那来自大海深处的潮声,象征着对智慧与超脱的追求。

整体而言,这首诗不仅展现了自然景观的壮丽与神秘,也蕴含了对内心世界探索与超越的哲思,体现了明代文人对于自然与精神世界的双重追求。

作者介绍

李云龙
朝代:明

李云龙,字烟客。番禺人。少补诸生,负奇气,一时名士多严事之。绌于遇,以赀游国学,卒无成。走塞上,客东莞袁崇焕所。时崇焕总制三边,威名大震,云龙在幕参其谋。既而崇焕死,遂为僧,称二严和尚。明亡,不知所终。著有《雁水堂集》、《啸楼前后集》、《遗稿》、《别稿》行世。清同治《番禺县志》卷四二、清陈伯陶编《胜朝粤东遗民录》卷四有传。李云龙诗,以广东省立中山图书馆所藏民国手抄本《啸楼诗集》为底本,参校以广东省地方文献馆民国铅印本《啸楼集》及清温汝能《粤东诗海》。
猜你喜欢

丹元子步天歌·其一南方七宿

井,八星横列河中净。

一星名钺井边安,两河各三南北正。

天樽三星井上头,樽上横列五诸侯。

侯上北河西积水,欲觅积薪东畔是。

钺下四星名水府,水位东边四星序。

四渎横列南河里,南河下头是军市。

军市团圆十三星,中有一个野鸡精。

孙子丈人市下列,各立两星从东说。

阙丘二个南河东,丘下一狼光蒙茸。

左畔九个弯弧弓,一矢拟射顽狼胸。

有个老人南极中,春秋出入寿无穷。

(0)

述松

远谷呈材干,何由入栋梁。

岁寒虚胜竹,功绩不如桑。

秋露落松子,春深裛嫩黄。

虽蒙匠者顾,樵采日难防。

(0)

依韵和干公题庭中太湖石二首·其二

徒劳水府寻,宛在玉堂阴。

兰圃安虽窄,盆池映转深。

山僧来尽爱,诗客见先吟。

若是买花者,年年不计心。

(0)

寄兴善寺崔律师

沐浴前朝像,深秋白发师。

从来居此寺,未省有东池。

幽石丛圭片,孤松动雪枝。

顷曾听道话,别起远山思。

(0)

题越州袁秀才林亭

清邃林亭指画开,幽岩别派像天台。

坐牵蕉叶题诗句,醉触藤花落酒杯。

白鸟不归山里去,红鳞多自镜中来。

终年此地为吟伴,早起寻君薄暮回。

(0)

湖上言事寄长城喻明府

吟霜与卧云,此兴亦甘贫。

吹箭落翠羽,垂丝牵锦鳞。

满湖风撼月,半日雨藏春。

却笑萦簪组,劳心字远人。

(0)
诗词分类
抒情 赠答 写雪 西湖 写水 生活 愤慨 忧国忧民 思亲 伤感 感慨 军旅 离别 乐府 壮志难酬 归隐 和诗 伤逝
诗人
夏完淳 张可久 曹邺 归有光 陈赓 党怀英 杨炯 李壁 戎昱 张载 潘岳 薛逢 梁章钜 孙光宪 王处一 黄瑜 吴儆 李涉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